长江中下游今年可能遭遇大洪水 武汉绝不掉以轻心

02.04.2016  10:13

    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长江水利委员会预测,受超强等级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长江流域今年降雨可能比往年多5成。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前日长江防总专门召开专题会部署长江防汛。我市目前已提前启动汛前大检查,正在修订防洪预案,做好防大汛的准备。

   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已提前入汛

  根据气象水文预测分析,开始于2014年9月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成为1951年有观测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受此影响,今年我国防汛抗旱形势极为严峻。

  长江委在其官方网站发文称,自1998年大洪水之后,长江流域已连续多年未发生大范围、流域性的大洪水,特别是三峡工程等上游控制性水库建成投运,中下游防汛压力有所减少。目前有部分水利建设还未全面建成,长江支流防洪及长江中下游崩岸问题逐步凸显,防洪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测,今年5月金沙江上游、嘉陵江流域东部、重庆至宜昌、长江中下游流域大部降水偏多1到5成,其中长江下游干流偏多2到5成。6到8月的主汛期长江流域降水大部偏多,四川东部、三峡区间、乌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将偏多1到5成,其中中游部分地区偏多5到8成。

  长江防总表示,今年以来,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因为降水偏多,已提前进入汛期。湘江、赣江于今年3月已出现了超警洪水过程,入汛时间较常年提前了11天。

  1998年以来我市完成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

  市防办防汛抗旱和安全监督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我市就已启动了汛前大检查。在枯水期内,对堤防、涵闸和水库等工程项目进行实地探勘,尤其对防汛备料和通讯设施进行检查。

  此外,市防办还按照国家防总相关防洪应急管理办法的要求,正在修订防洪预案,将对预警预测和启动应急响应的相关条件进行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市防办表示,1998年大洪水之后,我市启动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汉口江滩的建设于2001年正式启动,它融防汛和市民休闲于一体,有效保护了城市的水安全。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两江四岸江滩总长超过40公里,这意味着全市已建成的江滩连起来相当于马拉松全程距离。两江四岸江滩已建成区域,包括青山武青堤堤防江滩综合改造一期工程、长江江滩武昌区域紫阳路至铁机路段,长江江滩汉口区域鹦鹉洲至武汉长江大桥段、客运港至二七长江大桥段,汉江江滩硚口区域三期上游段二船厂闸口至古田桥、江汉桥至月湖桥段、知音桥至古田桥段,汉江江滩汉阳区域晴川桥至月湖桥段及二期下游段(月湖桥至知音桥)。

  近年来,长江月亮湾、汉江琴南、东菜园等险工段综合治理及新范湾闸等病险涵闸整险加固完成,长、汉江干堤全部达到长江流域规划防洪标准,新城区重要集镇堤防防洪标准由“十一五”末的5-10年一遇提高至10-20年一遇。市防办防汛抗旱和安全监督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待防汛工作要更加严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全力准备安全度过汛期。

  至“十三五”末,长、汉江武汉段重要险段得到全面治理,重要支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至50年一遇,全市水库病险率控制在5%以内。(记者张晟)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