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微生物群落增多变壮

20.03.2015  14:32

  本报讯(记者熊琳晖 通讯员孙慧)昨日获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日前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上发表论文,介绍其在长江三峡库区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这项研究持续关注三峡大坝修建后微生物群落发生的变化。主持这项研究的毕永红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综合分析了最近十多年来三峡水体监测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整体向好,水体中担任“清洁工”角色的微生物群落不断发展壮大,功能也越来越强,但与库区回水区以外的微生物群落相比仍显得十分脆弱。

  微生物群落包括浮游动物、植物和细菌等,它们在水体生态系统动态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浮游细菌,能够分解转化鱼类尸体、枯枝落叶等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毕永红解释,大坝修建前,生活在长江三峡段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种类丰富、各司其职,共同营造着清洁的水体,形成动态平衡;大坝修建后,水文环境从河流变成了湖泊(水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也随之改变,以往适应在河流中生存的微生物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出现种群萎缩。水体“清洁工”数量减少,在新环境下工作“干劲”也不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速,藻类水华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湖北、重庆等地正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人工放流鱼类、敷设人工水草、设置生态浮岛、营造鱼类栖息地等办法,加快促进三峡库区微生物群落的恢复。

  当前,三峡库区的微生物群落较蓄水初期已有大幅改善和提升。毕永红介绍,他对比分析了2003年蓄水以来三峡水体的月度水质监测数据,三峡库区蓄水从135米至156米期间,水体综合营养负荷指数较高;从156米至175米时,该指数缓慢下降;2008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该指数持续缓慢下降,水华暴发的频次和强度也明显下降。多方面的数据表明,三峡库区水质在持续改善。

  人工修建大型水体的生态重建在国内已有先例。据介绍,闻名全国的浙江千岛湖就是一座人工修建的大型水库。通过持续保护,该水库内的水质良好,成为矿泉水企业的水源地,鱼类等水产品也行销全国。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