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患者当朋友去帮助、去安慰、去交心

02.09.2014  12:52
我所写的只是普通又应该做的事,万万没想到能引起秦老的关注。”昨日,中南医院金雅磊医生提及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先生发邮件与她交流时,仍内心澎湃。 记者在中南医院综合医疗科见到副主任医师金雅磊时,她正嘱咐一位患者做检查的注意事项,她已预约好。 在金雅磊眼里,医患关系并非像他人认为的那样“剑拔弩张”,而应是一个简单的朋友关系,因为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治好病。今年8月15日,金雅磊的“心里话”《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在报刊上发表。 弟弟因怪病缠身,不幸离世,让金雅磊决心弃文从医。作为一名老年病医生,她接诊的病人不少是在医院里走向死亡,她能做的,就是让患者的生命之路更长一些,更轻松一些,一路上有爱同行。金雅磊也说出了自己对老年病治疗中的“纠结”,比如对一些肿瘤晚期的高龄病人,医生更倾向减轻病痛,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保守治疗。但有些家属并不理解,想采取一些过激的治疗措施。 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看到金雅磊的“心里话”后,被文中流淌着的真情所感动,他要来金雅磊的邮箱,去函鼓励。18日晚,金雅磊下班回家后看到秦老的邮件,“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精神安慰到临终关怀,秦老在邮件中思考医学和生命。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秦老的观点是,人总是要临终的,生命的质量要比长短更重要,要在不增加病人痛苦的情况下延长其生命,让生命走得安详、舒坦、不失尊严。 对于患者,医生该怎么做?秦老认为,应该“及时去治愈,随时去帮助,有时去安慰”。医生的学问和修养,让患者能够将性命相托,对于患者而言就是安慰;对于有心理承受能力的重症病人,医生“讲实情、说真话”,也是一种安慰,这样能够让患者该交待的交待,想见的人见见,不留遗憾。 “秦老对待生死十分坦然,心态也很豁达,让人敬佩。”金雅磊告诉记者,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心里话”所涉及的话题与秦老的观点产生了碰撞,自己才有幸收到秦老的邮件。 (来源:《楚天金报》2014年8月23日第十四版)

护眼灯能防近视?专家称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更有效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晗)“智能数码LED灯”、“无Wuhanw.Com.Cn
实习医生会诊酿事故 副主任医师被追究刑责
陈女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后,Wuhanw.Com.Cn
小伙考后彻夜聚会晕在KTV 脑电图检测为癫痫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廖燕 李锐)考后忙于Wuhan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