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展金奖得主:为画这画 三年春节没回家

01.09.2015  15:38

  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水彩画家许海刚  记者彭年  摄

        获奖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记者彭年  摄

        (长江日报)第12届全国美展不久前评选揭晓,我省画家许海刚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斩获水彩/粉画类唯一金奖。这是湖北画家首次获此殊荣。谈起获奖感受,许海刚昨日(11月3日)颇有感触地说,艺术创作要反映真实生活,从普通人身上找到能打动自己的东西,并全身心投入搞创作。

        为画好这画  连续3年春节没回家

        昨日,在许海刚工作室,记者看到他的最新创作:长江边,一群游泳爱好者正在热身,准备下水。画面纪实、生动。“江边那些游泳的市民,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在他们身上,我能看到武汉人豪爽、豁达的精神”。

        回忆《亮宝节上的人们》的创作经历,许海刚说,这件作品倾注了他4年心血,“为画这一幅画,我3年春节没有回家”。

        许海刚常去藏区写生。有一次,位于甘南的西仓寺,正在举行名为“亮宝节”的民间盛会。人们身着新衣,佩戴蜜蜡、宝石串珠。“在传统的绘画表现中,藏民大多沧桑,可我眼中的他们如此高贵、华丽。在他们身上,我可以感受到幸福感。他们的淳朴与乐观打动了我。”许海刚决定用水彩画表现亮宝节上的人们。

        亮宝节每逢正月十四举行,许海刚连续3年春节远赴藏区,感受藏区的节日氛围,观察藏民的一言一行,与藏民攀谈,为创作积累素材。“每次去,我收获的不仅是视觉素材,更是情绪的积累,激励我搞好创作。

        农历新年的西藏,天寒地冻,西仓寺附近没有旅馆,许海刚只能住在远地方。“住处不供热水,因为天冷,自来水管都冻住了,洗脸漱口都成了奢望。每次,天还没亮,我就得起身赶往目的地。

        2013年正月十四清早,大雪封山,许海刚一行的车子无法前行。为了赶上“亮宝节”,他背起相机和画具,在雪地里疾步前往,3小时后到达西仓寺。“到达目的地后,我的全身被汗湿透了,冰冷贴身,相当难受,但一切都值得。

        如同打磨工艺品  一画就是一年

        许海刚说,采风过程让人兴奋,甚至会忘记伤痛。“有一次,我在采风时崴了脚,当时一点没觉得。后来脚踝肿起来,回武汉后还痛了一个星期。

        《亮宝节上的人们》画幅为150×156厘米,如此大体量的作品,许海刚坚持用小笔画。“这样作画,更细腻更丰富,也更厚重。但作画时间更长,工作量巨大”。许海刚用小笔施以透明水彩,在画纸上多次重复叠加,作画过程如同打磨一件精细的工艺品。

        《亮宝节上的人们》描绘了40多个人物,“画他们,我没有照搬现成照片,而是从几千张照片中选取有用部分,重新构图、组织进画面”,许海刚说,构图过程颇费心力,形态搭配、疏密关系都力求完美,构图方案拟了十几种才定下来。

        画《亮宝节上的人们》,许海刚用了一年时间。“为画好这张画,我几乎达到极限状态。”他说:“我一定要拿出最优秀的作品,这样才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