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新乡贤文化的正能量

19.12.2016  22:40

  肖擎

  第二届中国乡贤论坛在汉开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浓浓的乡情、乡恋,常常萦绕在无数人心头。写下传世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晚年在故乡苏州吴县设立义庄,捐置良田千亩,救济族众,其志业在后人的接力中绵延八百余年。清代廉吏许汝霖在告老还乡途中,撰《德星堂家订》,告诉子孙要俭朴,婚丧祭祀从简,用祝寿、祭祀等省下来的钱,济孤寡、助婚丧,为世人传颂。

  或声名闻达、德行高尚,或才能出众、办事公道,或为人正直、热心公益,悠久的中华文明史,无数贤人志士投身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的故事,书写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一道重要的文化景观,汇集成引导乡土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时代潮流奔腾向前,我们看得到广袤农村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看得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们看得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成为无数农村的生活现实,也看得到有的地方生态环境污染了、人文氛围淡化了,物是人非带来怀旧与感伤。“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命题。

  如果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就不能不看到,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正是汲取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宝贵智慧和经验;如果我们深刻把握“创新乡贤文化”被写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被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深意,就不能不明白,释放新乡贤文化的正能量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新乡贤文化,“”的深意就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了,投身的事业空间更广阔了。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文人学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无论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还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课题,无论是“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的人文风貌,还是维护乡村秩序、促进基层社会平稳发展,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福泽乡土。

  新乡贤文化,“”字的分量正在于,在行政力量、政策温度之外,各行各业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的贤达人士,可以为农村和农民带去新关怀、新视野、新动力,其所涵养的文化,铸就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贡献于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贡献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能反哺一方水土。从历史中撷取智慧,从现实中探索道路,创新乡贤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对故土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就能在乡土中国激荡出无限生机活力。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