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行政审批改革终结公章旅行:市长大印交到社区主任手里

15.12.2014  18:44

  法制日报讯(记者胡新桥 刘志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拓展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中宣部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连日来,《法制日报》广大采编人员按照活动要求,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身边,看法治、听故事。今天起,本报正式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及“走基层·看法治”等子栏目,通过坚持用真实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富于时代感、现实感的新闻语言和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生动讲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用法故事,生动展示当代中国法治理念、法治实践、法治成就,弘扬中国法治精神、传播中国法治声音。敬请关注。

  拿起办公桌上的钢印,谷利专在村民小陈的结婚证上盖上了“鄂州市人民政府行政确认专用章”,随后将结婚证交给小陈,告诉他,他与妻子已是合法夫妻了。

  “进城办证估计要花一天时间,现在不到一小时。”小陈高兴地说。

  谷利专是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法制日报》记者看到,她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堆红红绿绿的证:红色的结婚证、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蓝色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绿色的残疾人证、就业失业登记证……

  谷利专告诉记者,这些证件是她到政府职能部门领取备用的,全村各网格的网格员把村民办证需求信息收集上来,自己通过鄂州市社区电子政务平台将证件扫描后传至相关职能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完成办证。

  “审核完,还用跑到镇上或市里去吗?

  “不用,直接到我们这儿领或叫网格员送去。

  “那盖公章咋办?这可是行政审批啊!

  “我们盖上这个市里统一配发的钢印就好。

  谷利专说的钢印,是“鄂州市人民政府行政确认专用章”,是鄂州试点将代表多个职能部门权力的公章集于一身,将行政职能和权力下放到社区的产物。

  改革之初,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市长将自己的“大印”交给了社区主任。有媒体将鄂州市这枚行政确认专用章称为“全国第一印”。

  将“行政确认”工作交给并非专业公务员的社区公共服务者,如何确保行政审批的准确、维护赋予审批权之法律法规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