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沉睡资源 3年成交额逾6亿元

15.03.2015  10:49

  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怎么办?对农村废弃闲置建设用地或迁村腾地腾出的土地进行复垦,形成建设用地挂钩指标进行交易。鄂州市这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有效激活农村沉睡的土地。3月14日,鄂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统计显示,政策实施三年多来,该市出售指标131宗3832亩,成交额达6.13亿元。

  鄂州是继成都、重庆之后,全国第三个规范开展土地指标交易的试点城市,在全省市州中第一个“吃螃蟹”。该市出台《关于完善土地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8个文件,对指标的产生、交易、使用和收益用途作出了明确规定。

  地标交易,是鄂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举措之一。

  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伴随着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鄂州先后出台20多项政策文件,形成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勇闯“深水区”的顶层设计体系——

  推进确权颁证,全面启动9项农村产权确权工作。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新一轮确权基本完成。

  探索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出台《鄂州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总体方案》等12个文件,打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五权”抵押融资的制度通道。截至目前,该市办理农村“五权”抵押贷款129笔,抵押面积8.82万亩,贷款金额2.28亿元。

  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形成了市、区、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依托该中心,该市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53.06亩,成交额851万元;流转林权9.6万亩,成交额2286万元;流转农村房屋所有权4000多平方米,成交额60多万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36.36%。

  组建农业发展投资公司,设立1亿元生态农业专项资金,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目前,投放资金35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多元。

  改革,让固化的土地等资源要素活了起来,推动了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鄂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过去,农民怕失去土地,宁愿让地荒着也不愿流转。”鄂州市段店镇陶胡村8组村民胡友明说,“去年10月,村民们拿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见面就问我要不要地和鱼塘。我一下子流转了100多亩地。”“鄂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该市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有关部门和省领导认为,鄂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之路。”(杨念明、王爱铭)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