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部署武汉“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11.05.2017  09:43

  

  昨日,在光谷公共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市民用自助照相机拍摄登记照。该项目推出后,办证市民不需要去排队照相,还省了照相费 记者周超  摄

  (记者郑汝可)昨日,全市召开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下文简称“三办”)改革现场会,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总结推广东湖高新区审批服务“三办”改革经验,深化全市“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服务最优城市。

  今年以来,东湖高新区按照市委要求,积极探索“三办”改革试点,梳理“三办”事项378项并分门别类确定办事流程,其中“马上办”154项、“网上办”53项、“一次办”171项,审批流程明显优化、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形成了一批可在全市推广复制的经验。

  陈一新强调,推进审批服务“三办”改革,是武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民惠民的创新举措。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动“三办”改革,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推进全市审批服务“三办”改革,陈一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企业群众办事极致体验为导向,以政务服务极致效率为着力点,以互联网为手段,推动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具体部署:“马上办”就是要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网上办”就是要“一网覆盖、网上办结”;“一次办”就是要“一件事情、一次办结”。最终,实现从“一次办”迈向“马上办”、“马上办”迈向“网上办”、“网上办”迈向“不用办”的远期目标。

  “推进‘三办’改革,关键是要转变工作理念,从以职能部门审批的‘一件事项’为中心,转向以企业和群众办理的‘一件事情’为中心。”陈一新要求,下一步要推进“三个集成”:集成机构减窗口,变“多口受理”为“一口受理”,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便捷出件送达”;集成流程减环节,“一个流程”解决“一件事情”;集成信息提效率,探索成立大数据局,协调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陈一新强调,要统筹“放管服”,加大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力度,实行政府权力“瘦身”,探索“包容性”审批新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对市场主体“宽进、快审、严管”的全新管理模式;完善服务配套,开展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等,推进“三办”改革向社会向基层延伸。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定期举办“‘三办’改革大比武”,确保“三办”改革各项措施整体推进、落地见效。

  会前,与会代表集中观摩了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公安出入境窗口、商事登记和自贸区服务窗口“三办”改革试点进展,并听取相关情况介绍。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瑞峰主持会议。市领导杨汉军、蔡杰、胡亚波、程用文、徐洪兰,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东湖风景区工委书记黎东辉、临空港经开区工委书记陈邂馨等各区(开发区、功能区)党(工)委负责人与会。

   陈一新部署我市“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   

   从办好企业和群众的  “一件事情”做起   

  “努力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城市,营造与国际先进城市无差异的行政审批服务环境。”昨日,在东湖高新区召开的全市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工作现场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详细阐述武汉“三办”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他指出,推进“三办”改革,关键是要转变工作理念,从以职能部门审批的“一件事项”为中心,转向以企业和群众办理的“一件事情”为中心,以企业群众办事极致体验为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政务服务的新期待。

  是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治理能力  改善营商环境

  最终要打造三个“极致体验

  探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源于陈一新对武汉政务、营商环境的系统思考。

  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对群众提出的困难,自己带头雷厉风行、迅速办理,也要求机关干部闻风而动、提高效率。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陈一新结合武汉实际提出思索:目前,我市审批服务仍存在导致群众办事不便捷、不高效的诸多问题;营商环境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制约了城市进一步引进培育一流企业、人才、资本。今年3月,他要求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率先开展“三办”改革试点。

  昨日,陈一新再次用三个“极致体验”概括“三办”改革具体内涵:

  ——“马上办”,就是让企业群众在办事速度上获得极致体验,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

  ——“网上办”,就是让企业群众在随时随地网上办事上获得极致体验,实现“一网覆盖、网上办结”。

  ——“一次办”,就是让企业群众在办事少跑路上获得极致体验,实现“一件事情、一次办结”。

  陈一新说,推进“三办”改革,关键是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好“一件事情”。他举例:对群众来说,“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办理不动产登记证;对企业来说,可能就是投资建设一个项目。“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时,并不关心政府内部如何流转,经过了多少个部门以及多少个审批事项环节,他们只关心能不能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他举例,先行试点的东湖高新区推行“三办”改革后,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由以前30天缩短至最快15分钟办结,企业设立时间减至1-2个工作日,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陈一新由此提出,要将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建设成为全市作风建设的标杆。下一步,还要推动“一次办”迈向“马上办”、“马上办”迈向“网上办”、“网上办”迈向“不用办”。

  怎么做?——

  探索成立大数据局

  设立首席信息官

  定期举办“‘三办’改革大比武”

  在全市推进“三办”改革,满足企业群众的切实需求,武汉市提出了哪些创新举措?昨日,陈一新概括“三个集成”——

  集成机构“减窗口”——推动审批职责、审批事项、审批环节“三个全集中”,设立综合服务窗口。

  集成流程“减环节”——对于“一件事情”涉及一个部门多个环节的,推进办理环节内部整合优化;对于“一件事情”涉及市区两级、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强化协同联动,精简流程、加快流转。

  集成信息“提效率”——能上网的全部上网,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审批;构建全市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全市统一的政府大数据中心、统一的“云端武汉  政务服务大厅”,做到全市审批服务“一个数据库、一朵政务云、一张政务服务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需一号申请、信息一次认证、资料一次填报;探索成立大数据局,设立首席信息官,组织实施大数据战略,协调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陈一新特别强调,开展“三办”改革,必须结合各区实际情况和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比如对上网困难的群体,就要保留传统审批受理方式;对办理量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审批事项,市、区要联合攻关,尽快突破;对因敢闯敢试出现的过失性犯错,要制定“三办”改革试错、容错细则。

  他要求,定期举办“‘三办’改革大比武”,看办同一件事情,哪个区办得快、办得好、群众满意度高,在各区间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