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内心的 渴望

21.08.2015  13:27

  青春不仅指的是十几二十多岁时那段美好年华,青春更应指的是一种心态。正如《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的推荐者——作家毕淑敏所言:“只要生命存在一天,你就依然年轻。”青春时遇到的迷茫、困苦和不安都不可怕,它们可以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让我们一步一步迈向成熟。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不怕跌倒、永远年轻的心。

  在本书中,作者金兰都引导着我们发现自己,获取自己的人生答案。我对自己从大学到现在的生活做了一个回顾,本科读的是经济学国际贸易方向,其实当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修满学分的同时,我花了大把时间去考证,拿到了国贸领域的外销员证、单证员证,甚至还考了托福,总觉得和大家一样拿到了这些证书心里才踏实。

  然而,在我进入地税系统大家庭,真正开启自己职业生涯后,才发现当年“跟风”去考的证书没派上什么用场,死记硬背的知识也全都忘光了。在工作中用得最多的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来自于考证之外广泛阅读和思考实践。有的时候,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总是从众心理作祟,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自己不做就害怕落后,  从而产生一种焦虑感。事实

  上,跟着别人的步伐,只能永远在其身后。不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只是跟着别人作选择,很容易让自己忙忙碌碌却难有所成。

  来到地税部门工作后,我十分佩服单位的一些领导和同事,他们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很少临时抱佛脚地突击复习,但是只要一有闲暇,就会拿起业务书籍认真地琢磨。我看过一位部队转业大哥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标注;我和一位50岁的大姐一起讨论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题,她对业务知识的理解比我更加深入。他们努力强化业务技能绝不是为了一纸证书,而是真正做到学为己用。

  很多时候,我们都难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渴望与需求。本书作者金兰都说他最讨厌的一句话是“我没有时间。”我们常常把“很忙很累”挂在嘴边,却忘了我们忙得连审视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留下。“渴望的力量是强大的。它的强大体现在不以世俗的眼光作为标尺来衡量对与错,而是以自身价值的体现、热情和满足感作为基准来衡量值得的人生道路。”我们做一件事情,  如果纯粹出于功利的目的,或是大家都在做的,就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不是我内心真正想要去做的。“人生从不会嫌太年轻或者太老,一切都刚刚好!”何时开始审视自己都不会太迟,愿你我都能够遵从内心的渴望,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