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脱贫村迎来创业年轻人

10.12.2019  22:00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10日电 (代瑞 张亚琪)“今年小龙虾的市场价先跌后涨,我们算好抢到了最后一波行情,今年基本保本,明年还可以继续追加投入,争取盈利。

  在武汉市黄陂区姚集街邓咀村,33岁的村民邓庆元和邓响响蹲在田头商量谋划。他们身后,来自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山街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梁少华松了一口气,“第一个年轻人回村创业的项目,终于保住了。

  脱贫村遇上新问题

  邓咀村位于黄陂北部,与红安、大悟接壤,距武汉市中心100公里车程。这里位于黄陂木兰景群中,虽然山清水秀,但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反倒成了贫困村。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山街道办事处组派扶贫攻坚工作队进驻该村。队长梁少华介绍,工作队帮助邓咀村参股黑斑蛙养殖基地,建设油茶基地、蜜桔基地,2017、2018年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成功脱贫出列。

  但梁少华担心的是,村里产业发展全靠工作队和村委会牵头,工作队一走,缺少年轻人“挑大梁”,“村里产业肯定难有大发展,虽说不至于返贫,但奔小康肯定有困难。

  他介绍,邓咀村产业空心化导致人口空心化严重:全村有268户、970人,其中劳动力540人几乎都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全是老、幼、病、残,罕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创业。

  新变化唤回年轻人

  去年起,梁少华和邓咀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邓秋华就开始谋划,怎么让村里的年轻人回家创业?

  邓秋华说,“黄陂有不少村湾出了‘能人’,回乡投资景区一出手就是几千万元,我们村在外创业的多是个体户、小老板,没有那样的资源。”梁少华则认为,“生意不在大小,只要是真心愿意回村创业,小项目做大了也能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最后,两人相中了33岁村民邓庆元——他从部队退役后在光谷跑出租车,“有积蓄,又见过世面,关键是经常回村,对村里工作很热心。”但邓庆元有顾虑:一是农业养殖风险大,自己不懂技术、不懂市场,亏本了怎么办?二是邓咀村刚刚脱贫,回乡发展前景如何?

  梁少华给他做思想工作:精准扶贫这几年,村里装了路灯、修了新路,房前屋后的垃圾清扫一空,村湾面貌焕燃一新。新的村委会班子年轻有为,产业发展也有了基础。而且工作队正在积极申报,对穿村而过的韩河支游进行改造,打造“新农村”样本,可依托附近的木兰花乡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和花卉种植产业,“前途一片光明。

  脱贫还要谋长远

  邓庆元放下了顾虑,决定回村试一试。去年11月,他与同村贫困户邓响响合作,流转了80亩土地进行“虾稻连种”,一起挖池子、买种苗、净水质,投入了25万元。但今年小龙虾行情一度大跌,眼看着要亏本,梁少华和邓秋华站了出来,四处打听销路,最后在白沙洲大市场找到一位同乡,可从其门店直销小龙虾,“省掉了中间环节,售价可高出一倍。

  梁少华还从临空港经开区农校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又把邓庆元、邓响响送去邻近红安县的养虾大户学习。一来二去,邓庆元养的小龙虾产量、质量大幅提升,不愁销路,8月小龙虾价格回暖后已能收回成本,明年有望盈利。邓庆元干劲满满,“回乡创业的选择没有错,这个项目我一定会干下去。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该区承担了黄陂区姚家集街和蔡家榨街12个重点贫困村的对口帮扶任务,2017年已全部脱贫销号。今年起,该区要求各扶贫工作队“应急”之后“谋远”,将工作重心转向打牢贫困村产业基础,谋划未来发展,吸引人才回流,“只有动员更多像邓庆元这样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务农,才能夯实精准扶贫工作成果,帮助更多村湾奔向小康。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