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幸福园背后的故事

02.07.2014  10:10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日电      题:幸福园背后的故事

  作者:马芙蓉  刘幼苗

  “姐妹们,走啦,去幸福园啦……”7月1日一大早,黄石市铁山区57岁的方金玉,挨家挨户呼唤舞蹈队的姐妹。

  方金玉所说的幸福园,实则是黄石市铁山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幸福园是群众自发的,不约而同地对文化服务中心的称谓,意思是群众幸福快乐活动的家园。”方金玉告诉记者。

   排除万难  多功能文化服务中心落成

  7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铁山群众文化服务中心:以黑、白、灰、橙色为主色调的建筑风格,自然大气、明快简洁;设有塑胶跑道、标准化篮球场、羽毛球场的户外体育场,平坦宽敞,设施齐全。

  记者发现,整个文化中心分为6大功能区,6个对口服务办公室,设有文化馆、科技馆、劳动争议仲裁庭、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15个公共场馆,安排了包括图书阅览、影音放映、体育健身、棋牌书画、戏曲舞蹈、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证照办理等32项便民服务事项。

  “群众到这里来,既可以锻炼,又可以办事,很方便。”铁山区文体局副局长,54岁的曹腊梅告诉记者。

  铁山群众文化服务中心是目前黄石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区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首个建成并开放的区级综合性群众文化服务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约26亩,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3500万元,于2012年9月动工, 2014年2月10日向群众开放。

  铁山群众文化服务中心的建成,并不是那么容易。铁山区区委书记胡楚平介绍,他在铁山5年,铁山老百姓反映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群众生活环境很差,另一个是文化活动设施欠缺。

  近年来,随着水泥厂、采石场的关停、关闭,铁山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群众文化娱乐设施的匮乏,一直是铁山区委区政府的心病。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要求,铁山区瞅准时机,决心建设群众文化服务中心。

  看中大冶铁矿闲置几年的学校,铁山区委区政府领导找到土地所有者武钢集团,软磨硬泡,甚至动用私人、朋友关系。最终,武钢老总批示同意,把土地交由铁山政府建设使用;没有资金,铁山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国家、湖北省、黄石市对口部门,积极争取。

  “每天下午3点钟左右,群众开始向广场聚集,打球、健身、看书、跳广场舞,群众玩得开心,我们看着也开心。”铁山区文体育局副局长曹腊梅说。

   设施完备  打造群众心中的幸福园

  “铁山群众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在外人看来,可能不值得一提,但对于铁山人民,意义重大。”铁山区文体局副局长曹腊梅称。

  在群众文化中心建设以前,铁山区群众健身、锻炼,都是在社区、公园、马路上,不仅分散且常常因为刮风下雨中断。

  57岁的方金玉,以前是武钢矿建的职工。退休后,她成为铁山健身委员会主任,经常组织市民排舞、锻炼。“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天天打乱仗。大晴天还好,顶着太阳也能忍忍,就怕下雨天。”方金玉称,“那时就在想,有个固定的场地,跳跳舞乐一乐,生活该多有味儿。

  对于方金玉的愿望,曹腊梅也深有感受。曹腊梅介绍,去年9月份,铁山区涂鸦大赛开幕,她组织了200名群众排舞。当时天气很热,又缺少大的活动场地,她们只能到家属区广场上跳,但遭到市民投诉扰民;她们去社区练,同样遭遇尴尬。

  曹腊梅回忆,铁山区14个社区,她们跑了8个均无果。无奈,她只好带着队员们来到一个山脚下。山场坑洼不平,队员们顶着太阳练习;下雨了,她又得带领队伍转换阵地,到走廊里练动作。

  “很多演出因此而耽搁、改变,但一点办法都没有。”曹腊梅称,每遇大型活动,她最操心的就是场地。

  因此,铁山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开放的那一天,她乐得一晚上没睡觉。服务中心缺饮水机,她把自家饮水机搬过来。“太开心了。”曹腊梅说。

  服务中心设有门卫和管理办公室,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只要群众过来,都有场地免费进行健身、娱乐,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

  记者看到,在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走廊处设有盲道,室内液晶电视、音响、座椅等一应俱全,一大群残疾朋友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好不热闹;在健身房,跑步机、台阶机、双杠、按摩器等健身器材,种类繁多;在图书阅览室,书架有序排放,座椅整齐罗列……

  曹腊梅称,目前空调、沙发等相关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中,铁山区力争为市民打造一个舒适、顺心的幸福家园。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