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知书变消费礼包 各方齐呼还录取通知书洁净

08.07.2014  15:14

    楚天金报讯 (记者 辛溪)银行卡、健身卡、培训卡、电话卡……让新生入学通知书变厚的同时,也冲淡了新生入学的喜悦之情。近年来,不少商家为抢占“商业先机”,瞄准了“开学经济”。武汉作为全国最大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百万高校学子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自然成为各路商家的必争之地。不少商家挖空心思,往新生的入学通知书中塞各种免费体验的商业卡,诱导学生消费甚至强制性消费,让学生和家长们很无奈。

     录取通知书竟成“礼包

    “商业怪象”入侵校园净土

    “十年寒窗,一朝题名,本该是全家享受喜悦的时刻。但是打开厚厚的通知书,看见里面夹带着的各种卡,怎么都觉得别扭。”汉阳的王先生向记者回忆去年陪孩子入学时,打开通知书时那一刻的心情。

    记得去年刚入学时,录取通知书中夹带银行卡、手机卡等商品,如果不办,入学后会给学习生活带来很大麻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大二学生汪卓告诉记者:“本来一直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但当手里被各种商家的‘赠品’和夹页塞满时,突然觉得自己收到的不是通知书,而是促销单。

    湖北省财税职业学院张建军书记表示,高考录取通知书中放入商业产品和宣传品,是商业“怪象”入侵校园,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环境。

     一个学生一年或贡献千元

    “开学经济”藏巨大利益链

    有“中招”在校生进行过统计,如果开通使用录取通知书里所有的“”,那么一年一个学生的消费要一两千元,大量新生每天为商家贡献的利润成为商家争抢的香饽饽。

    记者随机采访一些新生家长,他们对录取通知书过度“夹带”商业卡感到很反感。“还没开学就收到这么多商家促销,‘开学经济’消费让我感到压力很大。商家的过度促销也会影响孩子的大学生活和消费习惯。”汉口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表示,录取通知书“夹带”商业卡的背后,其实暗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部分商家利用刚入学的新生对校园生活及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出一些强制性的消费套餐,无形中侵害学生利益。

    记者了解到,一些商家为获取规模的学生用户,与一些校内部门“结盟”,不顾学子、家长的感受,推出各类商业服务和商业宣传,让学子还未进校园,就成为各方争抢的“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