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局建设“六型”国土谋划2015年工作

20.03.2015  12:39

  一是转变利用方式,建设务实型国土。坚持有保有压、供需对接、好而优快则先,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土地储备、出让、融资新机制,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全覆盖,提高土地市场配置效率。深化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确保达到国家创建标准。

  二是坚守红线底线,建设生态型国土。积极配合划定全县生态红线,建立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共享机制,探索“三规合一”。按要求做好基本农田划定调查摸底等基础工作,严守40.3065万亩耕地红线和32.703万亩基本农田底线。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土。按照“组建机构、明确人员、扩大宣传、健康运行”要求,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工作流程,推进网上审批、监管。制定土地整治有关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建设、并做好无缝对接,保证整治一片,群众受益一方。

  四是促进信息对称,建设法治型国土。以信息对称为导向,制订“简便实用、通俗易懂”的国土资源政策法规手册,建立通山国土资源系统微信、微博公众号,大力宣传国土政策法规。制定并向社会公开部门行政审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坚决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推动征地信息全面公开,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制度。

  五是提速提质提效,建设效能型国土。开展作风建设“回访”活动,扎实落实局长进大厅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建立效能监察督办制度,按月通报局政务服务窗口受件及领导批件办理进度,并与年终考核衔接。建立梯次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

  六是落实“两个责任”,建设廉政型国土。分层分类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书记及分管领导廉政谈话制度,直属单位主体责任报告制度,廉政及作风月报制度。制订实施国土干部“十不准”行为准则,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扩大警示效果。全员建立廉政档案、人事档案、财产申报档案,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