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县粮食“11连增” 发展现代农业成新常态

11.12.2014  17:00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11日电 (邹海滨  吴启明)12月4日从国家统计局传来喜讯,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11连增”。“全国水稻第一县、湖北粮食第一县”的湖北监利又是一年好收成。根据县农业局专家测产预估2014年为29.5亿斤,比2013年28.1亿斤增产1.4亿斤。

  “粮食连年增产夺丰收,尤其是在‘10连增’的高起点上爬坡,得益于监利县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得益于新常态下兴建育秧工厂的现代农业发展,得益于科技的支撑,更得益于今年中央审时度势提出‘重农抓粮’的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监利县委书记董新发高兴地说。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的湖北监利,正咬定“全省第一方阵、荆州县市领先”的总目标,推动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中心城镇向中等城市“三大跨越”。当前,育秧火了、农村富了、农民笑了是该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真实写照,这是全县现代农业快速高效发展推动全面发展的结果。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积极兴建育秧工厂和专业合作社。“今后怎样种地,又由谁来种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监利县这个传统农业大县。3年内(2012-2014年),该县大力新建育秧工厂,从2012年的一家总社,每年新增十几家育秧工厂,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集中育秧示范点220家,其中工厂化育秧大型基地43家,每家投资动辄以百万计算,各路资本纷纷抢滩。43家育秧工厂总投资3亿元,总面积4320亩,育秧工厂服务面积60万亩,带动全县机插面积110万亩。每家育秧工厂以集中育秧、农机服务、统防统治、农资供应、水稻种植、蔬菜生产等6个合作社起步发展,产业链条较为完备的尚禾目前已经拥有10个专业合作社,全县43家育秧工厂发展合作社344个。育秧工厂作为市场主体,在监利县快速成长并带动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倒逼该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转型。该县已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联社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610家(其中省部级优秀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2320家,专业大户近5800多家,2014年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了1.4:1。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该县跻身全国21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行列。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快速高效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监利是一个拥有156万人的人口大县和3460平方公里的农业大县,伴随着该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外出务工),全程机械化、组织社会化和服务商品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一是创新项目跟着主体走、资金跟着流转走的新路径。县政府积极鼓励并支持土地流转,对土地连片流转500亩以上的受让者每亩给予30元的奖励。从2014年秋季开始,该县对新开发连片500亩以上的虾稻共作基地,按每亩50元“以奖代补”。二是开展土地市场化流转。截至目前,该县共有43家标准化育秧工厂共流转土地面积5万亩,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娃集团每年每亩土地流转价格不断攀升,由680元/亩上升到780元/亩,今年又在新沟镇横台村等地流转3万亩,计划2015年再流转2万亩进行国土整理后从事“虾稻共生”模式。三是试行土地托管。少部分地方和农民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暂时不愿意流转的,就自愿尝试土地托管,合作社帮助农民进行全程打包服务,农民只需要按30元/亩的价格或者按当年粮食总产量的一定百分比交给合作社就行。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做好农机全程服务和补齐“四化同步”的农业短板。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无论是毛市镇昊天农业机械合作社的入股经营、抱团发展模式,还是尺八镇巨象公司楚蔬园高价时的随行入市、低价时公司兜底的模式,无论是全程“一条龙”服务与“订单式”服务,还是提供“选项式”服务与拓展产前产后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就是全程机械化。福娃集团的“五代一管”(代机耕、代育秧、代机插、代机防、代机收、农户自己管理肥水)全程服务,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务工收入。一是集中育秧的发展,平均每年可以带动早晚稻增加5万亩,带动双季稻增加6万亩,每亩实际可节省成本(与人工对比)350元,可增加单产50-100斤,每亩可增加收益100元左右,每亩可节本增效450元。二是社员带领入市,同享了配套增值。监利农民自己种田,一亩约800元成本,全程打包给合作社,只要590元。农民卖谷,湿谷0.98元/斤,通过合作社把稻谷烘干后,1.42元/斤卖出。农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都愿意与合作社合作。尺八镇尚禾合作社今年还与农民签订育秧订单后与种子厂家谈判,低价统一采购,由原来的48元/斤降到27元/斤,低了21元。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使饭碗里主要装自己的粮食,对于粮食主产区的监利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确保粮食品种品质安全和产量安全,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积极探索经营主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像台湾的“农会组织”;二是加强平台建设,构建电商平台、微信平台与农产品的紧密结合和无缝对接;三是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通过统一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加快发展联户经营;五是鼓励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农业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等。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