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了下免费WiFi 1万元存款没了   

03.04.2015  18:43

本报青岛4月2日讯(记者 姜宁)家住青岛中山路的庞先生,日前登录一个免费公共WiFi之后,没几天和手机号绑定的银行卡中就被盗刷了1万多元钱。

在以前,甚至出现过钱被盗刷之后,市民还继续往卡里打钱的事情。”青岛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公共WiFi本来就有漏洞,而且市民只要登录了WiFi,你的个人信息就可能会泄露,这其中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和你所输入的银行卡卡号、密码等资料,犯罪分子甚至都不需要克隆银行卡,就能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窃取用户卡中的钱。” 

除了公共WiFi能够暴露用户银行卡信息之外,一些“钓鱼”网站也是市民银行卡被盗刷的另一途径,例如很多市民都喜欢到网上购物,所以一些犯罪分子就设计域名相似的网站,待市民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后,其银行卡信息就已经被人盗用了。 

据了解,现在电信诈骗的方式主要有伪基站发送钓鱼网站、电话诈骗、WiFi盗取个人信息等几大方式。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应该将自己手中的磁条卡更换为安全性好的芯片卡,这能够最大限度防止银行卡被克隆。另外,给自己的银行卡开通绑定账户变动提醒业务,如此一来一旦发生盗刷后,市民会第一时间做出冻结账户和报警的反应。一旦收到任何有关资金问题的短信和电话,最好在第一时间和各家银行的客服人员联系确认,以防中了伪基站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