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104岁老头嗜甜又爱酒 远离喧嚣见证悲欢离合

19.09.2016  15:07

  青瓦、白墙、木门窗……四面环山、郁郁青青,一栋栋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居民楼聚集在山脚下,与当地秀丽的山水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一道新农村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是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一个秀美宜人的地方,也是长寿老人张昌林如今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104岁的张昌林老人和侄儿、侄媳一起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群山绿水间,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晚年幸福生活。

   寿星档案

  张昌林,男,104岁,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人。

  生活习惯:爱抽叶子烟,每日二两酒,嗜甜,喝白水也要加砂糖。

  人生态度:性格温和,从不发火,见证了身边几辈人的生死别离,淡然处世。

   也曾老无所依  幸有孝顺侄儿侄媳

  8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白果乡下村坝村,绿树掩盖下的山村若隐若现,远远望去,蓝天、白云、绿树、稻田,宁静的山村宛如一幅绝妙的水彩画。

  “是谁来了啊?”当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一栋居民楼前的小院内时,院子后方半山腰上的老屋内传来了询问声。没过多久,张昌林老人拄着拐棍的身影出现在土坡上,满眼好奇地向院子里打探。听到老人的喊声,张昌林的侄媳方尔秀从居民楼里走了出来,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进屋。

  张昌林老人今年104岁,目前和侄儿张启明、侄媳方尔秀住在一起。尽管前些年侄儿家修了新屋,但老人依旧偏爱老屋那一砖半瓦,坚持要居住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屋里。“我们叫他搬下来住,说新屋条件好得多,但他就是不肯。”方尔秀笑着说。

  难得有客人来访,张昌林老人终于舍得从老屋内挪步,下来招呼客人。只见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地从小山坡上走了下来,尽管坡道陡峭难行,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到老人的步伐,脚步特别稳健、利落。

  虽然如今老人看上去状态特别好,衣着整洁干净、面色红润健康,但在2004年之前,张昌林老人却还是老无所依,孤单地生活在养老院里。

   当民兵做保管  工作从来不懈怠

  原来,张昌林老人是五保户,没有后人为他养老。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被送进了养老院。

  “我们知道老人的情况后,想着怎么说也有血缘关系,既然老人没有后人,那就应该由我们这些侄子辈照顾他。”方尔秀说,他们将老人接回了家中,就这么一起生活了10多年。

  刚到侄儿家中时,张昌林老人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人也特别拘束。不过,在侄儿、侄媳的细心照料下,老人逐渐放松下来,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周围的村民都说,老人有这样孝顺的侄儿、侄媳是幸运的。在张启明和方尔秀心里,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祖祖抱抱!”在装修简洁的客厅内,张昌林老人刚刚坐下,本来在沙发上玩耍的重孙就嚷嚷着要他抱。方尔秀抱起孙女放到了张昌林的怀里。看着活泼好动的重孙,张昌林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并熟练地逗起了小重孙。一边逗重孙,一边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往。

  张昌林老人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家里有5姊妹,他是唯一的男孩儿。从12岁起,张昌林老人就开始帮家里给地主家种地,一直种了十几年。

  “就这样一直到了解放后,我就成了民兵!”提起自己当民兵的岁月,张昌林老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他说,那时候每天都要集结操练,而自己就是负责吹集结号的,坚持了八九年没有断过。

  在当民兵的日子里,张昌林和战友们一起参加土改、搜捕过敌特,受过生死考验,共享荣誉辉煌,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老人最宝贵的记忆。“现在的生活太好了,我们都要懂得珍惜。”如今的张昌林时常这样告诫身边的后辈。

  后来,张昌林在生产队里当保管,虽然不识字,但他十分珍惜这个小“”,不敢有丝毫懈怠,生产队仓库内保管的粮食、茶叶等,也从未发生过霉烂和短斤少两。

  张昌林的品德和工作态度得到了肯定,后来又当了生产队队长。虽然是管着百十来队员的一队之长,但他以身作则,勤恳劳动,受到了大家的拥护和称赞。

  “退休后又拿起了锄头种田,一点怨言也没有,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听着张昌林老人的叙述,侄媳方尔秀不禁感慨。

   嗜甜又爱酒 淡然见证悲欢离合

  张昌林老人身形较为消瘦,安静淡然,显得不苟言笑,但相处之后就能发现,老人的性格与其严肃的外貌有极大的反差。他性情温和,虽然话不多,但言语之间满是友善,偶尔露出笑容,显得尤为可爱。

  “您有什么特别的饮食习惯吗?”记者问道,张昌林老人颇为腼腆地说,他喜欢吃甜食。对于张昌林老人来说,糖就像米饭一样重要,一天不吃就浑身难受。“我们在他的屋里放了一罐砂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往里面添一些。”侄儿张启明笑着告诉记者,老人嗜甜,吃鸡蛋要拌糖吃,就连喝白开水,都要往里面撒点儿糖。

  因为张昌林老人嗜甜,张启明夫妇还会为老人准备一些甜品,比如醪糟就是老人的最爱,隔三差五总是心里惦记着。“他喜欢啥,我们就尽量满足他,过得舒心最重要。”张启明表示,他们还在老人屋里放豆奶、麦片等补品,老人经常自己泡了喝,过过嘴瘾。

  除了嗜甜,喝酒也是张昌林老人的一大爱好,每天二两酒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如今,张昌林老人在家颐养天年,一生热爱劳动的他却总是闲不住,经常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白天没事儿就在自家周围的院子里逛一逛,检查一番。

  “身体特别健康,一年四季都很少生病。”侄媳方尔秀说,前两年,老人还经常跑到山上去,但自老人过了100岁以后,家人就不敢让他跑太远了,基本上就让他在自家院子周围活动。

  交谈间,附近的邻居前来串门,邻居家姓石,和张昌林老人结缘颇深。“我可是老人家看着长大的!”提起张昌林老人,邻居笑着说,张昌林老人见证了他们石家6辈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

  在离开张启明夫妇家前,记者跟随张昌林老人去了趟老屋,在那里,看到了老人为自己准备的棺材。“这口棺材在我50岁时就准备好了,现在已经等了我50多年了!”张昌林老人十分淡然地笑着说,棺材都补了好几次漆了。

  “那让这口棺材再等您50年!”邻居说道,张昌林老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记者汪书宇 陈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