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八项规定如何改变湖北?

13.01.2016  10:24

 

荆楚网消息(记者裴斌)“9.2万一次,9.2万两次!9.2万三次!”拍卖师环顾台下,一辆东风雪铁龙C5公务车成交。2015年9月23日上午10时,湖北省直机关取消车辆首场拍卖会举行,118辆公车竞价拍卖。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殊不知,这场吸引众多围观者和媒体到场的公车拍卖,对于“姗姗来迟”的公车改革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中央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有关文件,2013年11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正式出台,明确公车改革三大内容,“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公务出行社会化市场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2014年7月,公车改革方案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局级干部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干部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人大代表叶青与他的折叠自行车——带着自行车开两会

“中央出台的方案与我的预期相似,呼吁了近20年的公车改革,在2014年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曾连续8年在全国两会提起“公车改革”议案,有“车改第一人”之称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感慨到。

公车改革,湖北积极响应。2015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湖北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成为继陕西与广东之后,全国第三个公布车改方案的省份。湖北公车改革正式迈入实施阶段。

有媒体统计,车改后湖北省将有超过一半的公车被取消,近千名厅官失去座驾,每年公务交通总支出减少数亿元。叶青认为,表面上人们关心车去哪、钱去哪等问题,实际上是关注公车改革能否改到位、改到底,着关系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成效,能否释放更多改革的“信心红利”。

正如叶青所言,改革带来了更多“信心红利”,车改也为湖北政坛送来一股清朗之风。

“步行上下班、滴滴打车、地铁成为越来越多领导的出行途径。”湖北一家省直机关后勤中心主任介绍。“有位副厅长每天都是走路上下班,还对年轻人说这样既能减少经费,也能锻炼身体。”湖北省科技厅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还有基层公务员介绍,“以前没车不下乡,现在都是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下乡办事。”

八项规定吹清风,转变远不如此。“三公”经费,是“账本”中最引人关注的部分。2015年省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比2014年缩减近一成,实现继2012年以来“三公”经费预算“三连降”。2014年,湖北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在全国省级最少目标。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干部说:“八项规定后,饭局少了,陪家人的时间多了。”也有人说,“简报少了,会议短了,扑在日常工作上的时间更多了。”

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上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被通报

“车轮上的腐败”被刹停、“舌尖上的浪费”被遏制、“文山会海”被缓解……或许,三年前人们还没想到,这个篇幅不长的文件,成为了这三年中国各领域最热、被提及最多的名词之一。“八项规定”这把火持续涤荡着中国官场。据不完全统计,八项规定实施至今,湖北约有2万名党员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被处理,至少8000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起初有人不当真,今已无官不畏惧。中国纪检监察报在八项规定三周年之际刊文称,“三年过去了,回想当时,恐怕没有多少人料到,八项规定能够如此深刻改变党风政风社会风气。”

政策点题: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湖北省委制定“六条意见”,从统一思想,改进调查研究,落实“三短一简”,严格规范新闻报道、出访活动和警卫工作,厉行勤俭节约,抓好督查落实等方面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到,要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