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一挤,还有空间——在监利看粮食生产降成本

18.04.2016  08:43

  “去库存、降成本”,这些原本多见于工业领域的字眼,今年成了“三农”工作热词。从去年开始,农民卖粮遇到价格“天花板”。前不久国家出台的2016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粳稻价格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早籼稻每斤下调2分。因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较低,致国内粮价上涨空间被封住。粮农要想增收,出路唯有降成本。

  春耕时节,记者赴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监利,走访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专家,探寻粮食生产降本增效的路径。

  农资占大头,省钱有门道

  眼下是农资销售旺季,但程集镇几十家农资经销商,明显感到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他们遇到了新的竞争对手——金草帽种植专业合作社。

  俗话说,行大压客,客大压行。金草帽建有育秧工厂,与上千农户签订水稻生产打包服务,增加了与农资生产厂家谈价的话语权。全国10多家肥料、种子企业直接进入合作社,以优惠价格供货。

  合作社让分散的农民抱成团,享受到厂家直供低价农资。该合作社理事长周祖清介绍,今年再生稻谷种市场价格45元一斤,合作社采购25元一斤,几乎低了一半。

  粮农刘宏义介绍,种子、农药和化肥这三项的投入,就占到了生产成本六成左右。去年他把田交给代种,插秧和种子每亩节省60元,农药和化肥每亩节省90元,水稻单产还提高了上百斤。

  在尺八镇尚禾农业合作社库房里,合作社技术总监蔡友文边走边介绍:“这是‘大黄蜂’植保机,一天可喷药500亩。”“这是智能配肥机,能根据土壤成分精确配肥。

  化肥农药使用过多,既增加成本,也污染环境。蔡友文说,一个水稻生长季,过去农户要打5次药,统防统治只打3次,每亩节省40多元农药,而且防效更好。

  监利拿出专项经费推广统防统治与测土施肥,全县有统防统治植保合作社33家,测土配肥站10家。

  劳力变“金贵”,工厂化解难题

  在周老嘴镇,福娃三丰合作社几名员工正忙着配置育秧营养土。碎土机、筛土机加传送带,不一会,细腻的土粉堆起了一座小山。“这么多的土,如果人工筛的话,要40多个劳动力。”合作社负责人周振涛说。

  随着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农村出现请工难、请工贵现象。

  机耕机收普及后,育秧插秧成了水稻生产最大的麻烦。农民反映,请人插秧,一天两百元,还要管生活。每到农忙时劳力短缺,可季节又不等人,请人插秧只能花高价。

  2012年周振涛创办监利县第一家育秧工厂取得成功,如今全县育秧工厂发展到43家,每家育秧工厂服务大田面积2万亩左右。

  周振涛介绍,工厂化育秧省工、省种、省钱,稻苗转青快,生长整齐,单产比人工插的高出100斤。一减一增,合计每亩节本增收220元。

  在周老嘴镇,有7万亩稻田,机插秧覆盖率已达到50%,人工插秧只占40%,还有10%是直播。周振涛说,直播作为轻简化栽培,虽然产量低,但省事省成本,也是农民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选择。

  监利县农业局局长李家模介绍,去年全县集中育秧机插秧大田80多万亩,增产粮食7500万斤,全县农民节本增收1.5亿元以上。

  一田两用,摊薄土地成本

  小农户种自家的田,不存在地租支出。而对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合作社来说,土地流转租金是一笔大开支。

  黄歇口镇种粮大户毕丽霞说,前几年流转土地,每亩价格在450元左右,这两年每亩涨了100至200元。

  过高的土地成本如何消化?毕丽霞的对策是,增加双季稻和再生稻的面积,摊薄土地成本。“这么高的土地租金,如果一年只收一季,会亏死。

  龙头企业福娃集团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共流转稻田2万余亩,每亩土地租金高达780元。福娃基地重点搞稻虾连作。“去年小龙虾行情好,每亩纯利5000元。”福娃集团副总经理方冰说。一田两用高产出,对冲了土地高租金。“高土地成本倒逼经营主体一田两用、一种两收。监利双季稻、再生稻、稻田养虾发展迅猛。全县稻虾连作面积去年22万亩,今年预计37万亩;再生稻面积去年10万亩,今年预计20万亩。基本上是一年翻一番。”李家模说。

  还有一些合作社创新土地经营形式,让农户土地入股,从而减少土地直接流转成本。合作社以技术优势、设备优势、规模优势消化成本获取利润,与农户实现双赢。(胡祥修 王俐伶 宋从峰)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