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引导转型 枝江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17.12.2014  13:00

  在三宁化工,有一条长达10余公里的管线,它的内部正进行着神奇的循环。

  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所需原料,除了苯,原料全部来自公司上游产品;年产60万吨硝硫基复合肥项目所需的热源、蒸汽及电力,大多为企业其他生产环节的副产品。

  依靠转型升级,三宁化工在全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同三宁一样,该市一批“老牌”企业也率先上阵,主动转型。枝江酒业公司与维维集团联姻,通过维维集团增持企业股份,并投资10亿元新上5万吨灌装中心和2万吨基酒项目,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做强“枝江”品牌,将枝江打造成“中国白酒名城”。奥美公司先后4次扩规升级,去年成功收购8家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并将总部从深圳迁到枝江,投资12亿元新上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全球最大的ETO灭菌中心,有望明年在上海主板上市。

  在枝江,有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论证委员会,它的作用是选商择商,从源头转起,确保招商有的放矢、转型“一步到位”。

  该市先后引进了中国石化、中船重工、中国烟草、中燃集团、晋煤集团和维维集团等一大批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目前全市在建的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同时将30多个不符合产业规划、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近3年来,全市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108个,项目总投资100.9亿元,累计节约标煤176万吨,综合利用固体三废8643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08万立方米,节水7650万立方米,利用贫矿132万吨。

  枝江市坚持外来企业本土企业一起抓、增量存量一起转,出台《工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从招商引进到落地生根、到做大做强,全过程推进转型发展,有效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整合工业园区各种要素,实现区内物资、能量和信息集成,把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园区废物的“零排放”,先后建立起5个起点较高、具有较完整的生态工业产业链(网)和拥有园区资源一体化经营与生态化管理体系的产业园区。

  今天的投资结构决定明天的产业结构。枝江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投资方向,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以投资增量推动存量的调整优化,以存量的调整优化吸引投资增量。严格把好产业新增投资关口,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向有市场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投向现代服务业优选项目。今年1至10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4.24亿元,其中工业和服务业投资占98%以上。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