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梦想 自己的成长

02.07.2014  13:36

书香机关 践行梦想”演讲比赛稿之一:    

  身边的梦想  自己的成长

              行政复议处  程之凡  

          2005年的夏天,我有幸参加一家国际律所的颁奖典礼。那时的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勇气去和陌生人攀谈。紧张踌躇中,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已落座在我身旁。她优雅娴熟的开始和我攀谈,并不时称赞我,极大的缓解了我的紧张和不安。临走时,她留下一张名片,并对我说:“我在清华法学院开了普通法的课,小姑娘,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听听呀”。她叫何美欢,是一位在香港出生的加拿大籍华人。她有着极其丰富的履历,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法学院,曾经是一位从事跨国业务的资深大律师,参与设计了中国国有公司香港上市的法律机制。在近60岁的高龄,她只身一人来到清华,开设了《普通法精要》系列课程,旨在培养法学院学生运用普通法知识从事法律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彼时的自己,并不知道珍惜这样的机会,偶尔去听几节课,也往往是落荒而逃,那些怎么读也读不完的案例,一会儿向东一会向西的法律标准,让习惯了正确答案的自己无所适从。

  七年后,这位老太太的善意让我有机会参与了公司的一次跨国争议谈判。由于谈判事项高度保密,而公司外事办的翻译们都无法较好的理解普通法下的法律概念,英语法律都懂点皮毛的我战战兢兢上了谈判桌。还记得谈判最艰难的一关,是因为在当初签订协议时,我方聘请的国际律师事务所竟然漏掉了一个有关矿储量的承诺和保证条款,导致我方在发现矿储量不足时,无法直接向外方追责。外方律师故作潇洒的说,你们已经做了尽职调查,你们是基于你们的判断做出的收购决策。那时的自己,气愤外加无奈,深深理解了何美欢老师的良苦用心。而就在一年前,这位梦想以商法报国的老太太,在清华教师公寓里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还记得何老师曾在课堂上说:“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改变中国的国际形象,就必须依靠商法的力量,而绝不能将商法视作牟取私利的工具”。何老师的梦想必已感染了众多法学院的学生,而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法学院毕业生,也因为她切身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

  2007年,我见到了我的硕士生导师,朱文奇教授。他是一位衣着普通的老人,确极有绅士风度。甚至会给我们讲,有教养的女士香水最好只用一种味道,这样你以后的丈夫就可以根据味道来找到你了。这位老绅士,曾在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担任了七年的上诉检察官,他曾目睹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后的惨状,也曾参与米洛舍维奇的审判。2003年,他在回国工作后,将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引入中国。这项模拟法庭比赛已有近50年的历史,参赛国家接近100个,参赛法学院也已达800多家,堪称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为了这项比赛,从筹措经费到聘请法官,朱老师无不倾尽其力,而这一切的努力,按照老师所述,只是想给国内法学院学生“一个机会”。一个敢于用英语参与法庭辩论的机会,一个敢于面对各国法官质询的机会,一个敢于与世界各大法学院学生同台竞技的机会。今年,他已年届60岁高龄,他总是感叹,不知道自己的精力还能够再承办几届国内选拔赛。感谢老师的梦想,希望有一天我终能做到他所说的“要耐心,要放松,要自信”。

  进入法制办工作以来,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对于法治这一概念,我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那个名词,它意味着对规则的尊重,对规则的信任以及对规则背后利益冲突的理性认识。对于年纪尚轻的我而言,梦想这个词也许过于宏大,过于沉重。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身边的梦想一度给予我前行的勇气和助力,我不可能凭一己之力站立,我感受到了梦想的善意与真诚,并鼓起更多的信心和勇气。我很喜欢昂山素季的一句话:“真正的成长是通过理解、同情、正义、爱心后的内在变化。”正是经历了如此这般的内在变化,我渐渐开始学会不自负、不迟疑、不骄慢地与世界相处。我想,小至个体,大到国家,概莫能外。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