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小时公交地铁体验 8趟公交仅1趟无人让座

20.09.2014  13:18

  17日,武汉“城市精神优秀践行者”、“中国好人”张兵(右一)等人在体育馆公交车站,宣传乘客文明乘车。记者胡伟鸣 通讯员龚交 摄

  昨天上午7点至11点,4个小时内,本报记者分三路乘坐公交车、地铁,体验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让座情况。记者一共转乘了8趟公交车、跑遍武汉三镇,除1趟车上无人让座外,另外7趟车均有乘客让座,其中706路车上因让座“传染”,有两人分别为两位老人让座。

  另外,记者搭乘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期间,目睹3起让座。

   多数让座出现在车厢前部

  记者体验发现,公交让座全部发生在车厢前部。也就是说,老人刚刚一上车,就有乘客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座位。

  昨天早上8点20分左右,在806路公交车上,市民陈女士将座位让给了一名刚刚上车的老人。对于“坐在车厢前部的乘客爱让座”这一观点,陈女士说,自己曾经在网上读过一篇名为《公交车不让座攻略》的帖子,其中多数手段是选择车厢后部相对隐蔽的座位和靠窗的座位。

  陈女士说,这个帖子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在交通早高峰时段,乘客是无法挑选座位的。而在车厢前部,公交车座位大多是分成两排,乘客面对面而坐。当有老人上车时,如果车厢前部没有人让座,“气氛会很尴尬”。

  昨天早上10点30分,交通高峰期已过,717路公交车在行至武汉音乐学院附近时,车厢后部还有七八个空位。此时,11名老人上了车。见此情景,坐在车厢前部的一名中年男子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座位,并来到车厢后部重新找座位坐下。

  这名让座的男子姓蔡。他告诉记者,虽然车厢后部也有座位,但老人在车厢前面的座位上、下车更方便。很多老年人腿脚不灵便,公交车进站出站的时候,容易摔倒,“如果老人一上车,就能有座位坐下,无疑是方便多了。

   让座也会“传染

  昨天早上7点23分左右,本报另一路记者搭乘706路公交车,车上有40多名乘客。公交车行至解放大道台北路口,上车的人群中有1名白发苍苍的爹爹。坐在车厢前部的一名年轻女性立即将自己的座位让出,示意老人坐下。

  老人坐下后,记者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坐在老人正前方的一名年轻男子突然摘下自己的耳机,看了看老人,又转头看了看刚刚让座的女孩,环顾了一番四周后,把耳机线收拾进挎包内。

  约10分钟后,公交车行驶至中山公园,1名大约70岁左右的婆婆上车。仿佛对此早有准备,年轻男子迅速从自己的座位上起身,将座位让给了婆婆,然后才戴上耳机径直朝车厢后部走去。

  上午8点05分,该年轻男子在武昌黄鹤楼南路下车,记者也跟着他一同下了车。说明采访意图后,男子说他今年22岁,在黄鹤楼南路附近的一家服装店里工作。当时,对面的年轻女乘客让座后,抢了他的先,自己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又有老人上车,自己赶紧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