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作海11年冤狱65万赔偿全用光

11.07.2015  20:02

   其“要钱”时摔倒住院

  赵作海病床上说起赔偿金被套时,痛苦难当。

  鑫国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跑路之后,公司很快倒闭。

  在经历为儿娶妻、被取款14万元、开旅社失败等一系列花销之后,3年前,赵作海将65万国家赔偿和补助款剩下的约20万元,尽数投入商丘一家投资公司,以换取每月2%的收益。去年11月,随着投资公司主要负责人突然被抓和跑路,本息一下没了着落。赵作海万万没想到,前一秒还有数十万资产,会瞬间陷入连生计都难维系的境地。

  而与他同陷困境的,还有上百位投资者。记者试图以赵作海为切口,揭开这场民间“借贷危机”的冰山一隅。

   索要投资钱摔倒入院 涉事者被拘

  2015年7月7日,河南商丘。躺在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走廊的病床上,62岁的赵作海望望悬于床边注射过半的点滴。妻子李素兰站在床边,唉声叹气。据李素兰介绍,此前一天,赵作海与多位投资者一起,前往位于商丘市富商大道的一家汽车4S店“要钱”,其间赵作海与人交涉时摔倒入院。随后有人报警。

  负责处理这一事件的商丘市开发区派出所民警杨亚东,证实了赵作海摔倒的过程,并表示摔人者系4S店员工。目前已对其做出治安拘留十天,罚款五百元的处罚。

  该院病程记录显示,赵作海与人争执后曾出现“心前区不适”、“四肢无力”、“轻度头晕”等症状。

  赵作海为什么要前往4S店?“我们去4S店要钱。以前也没想过会出问题,每月2%的利息,之前每月都按时打过来,现在半年都没给一分利息了,40万本金也没回来。”说起自己的投资,赵作海感到十分后悔,“一千个一万个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考察”过后 赔偿金悉数做投资

  李素兰身边,一直带着4份“联合出资协议”。这4份由A4纸打印的协议显示,甲方为孙连起,乙方为赵作海(或李素兰)。协议注明,经商丘鑫国房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推荐,甲、乙双方自愿联合出资出借给张卫东,并由该公司提供担保。还款计划均为每月返还本金的2%作为利息,一年后归还本金。

  而张卫东,即前文相关4S店负责人。孙连起,则是鑫国房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协议之后还附有担保书,约明如张卫东到期不能还款,则由孙连起替为还款,并承担一切经济连带责任。担保书落款,附有孙连起的签名和手印。

  这4份协议共涉40万元,有三份乙方为赵作海,涉及资金30万元。另有一份乙方为李素兰,涉及资金10万元。协议签署时间为去年3月至11月不等。

  赵作海夫妇何以走上“投资”之路?李素兰说,几年前,她在商丘认识了一个叫岳霞的朋友。后来岳霞与孙连起等人合伙成立了商丘鑫国房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而对赵作海夫妇来说,揣着剩余的20万国家赔偿,也一直在寻求合适的升值渠道:“想做生意吧,又得担风险,不赚就赔。

  在李素兰看来,朋友岳霞成立鑫国公司让她看到了希望。何况,由鑫国公司提供借款担保的张卫东拥有庞大的经营实体。在对张卫东的实体店实地考察后,李素兰放了心:“不是那些皮包公司,有偿还能力。

  另一方面,李素兰在岳霞的介绍下进入鑫国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顾问。这段内部从业经历,让赵作海夫妇更加确信“投资”的安全。

   每月获利八千 梦想买房置办家具

  2012年,赵作海夫妇决定投资。“刚开始放20多万,加上后来打工挣的钱和利息,累计到40万。每一单都是一年期,到期就再续一年。攒够一万,就投到里面,不然每月就少200元的利息。”李素兰说,正是这样的心理,让他们的投资金额越滚越大,几乎把所有钱都投了进去。

  李素兰按2%的月利息计算,40万的本金,每月可固定获息8000元。这在一辈子几乎没有正式工作的赵作海夫妇看来,相当于拿上了“工资”。何况返利总是很准时,甚至经常会提前三五天到账,从未逾期。

  收入的宽松,改善了夫妇俩的生活。他们的租所,也从不足30平米的两间门面房,搬进了一套约60平米的两居民房。赵作海也不再抠门,“该吃吃该喝喝。

  也有人曾提醒他们注意风险。他们心里也明白,可他们一心想有套房子。依当时的收益,不出三五年,他们就能买套房子并置办家具。手里再有一二十万的存款,便不怕老无所依。夫妇俩为此还曾在商丘看房。

  据李素兰介绍,去年10月,隐约察觉事态不妙的她曾劝赵作海别再继续投资了。但赵作海不肯,一下投入了最大一单,共计27.5万元。

   投资公司负责人“跑路” 无人露面

  一直如期返利的“投资”因何突发变故?“鑫国董事长被抓了,法定代表人孙连起跑了。”原鑫国房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经理岳霞介绍,鑫国公司于去年11月27日倒闭,所有业务也就此结束。而直到董事长被抓一个多月后,他们才得到消息。

  据处理赵作海被摔事件的民警杨亚东证实,梁园区警方已对相关情况立案,孙连起也已被警方通缉。

  7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商丘市归德路一处鑫国公司曾经的办公点。写有“鑫国”、“红木”、“茶叶”字样的门店紧闭。记者拨打了招牌上的鑫国投资客服热线,发现号码已为河南周口一家车厢销售商所用。

  随后记者来到商丘市富商大道涉事的4S店。现场仍有数十位投资者围堵在4S门店外。截至7月9日上午,记者多次拨打张卫东的手机,均无人接听。

  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记者发现成立于2012年10月的鑫国公司,经营范围仅为“房产投资管理”。且该公司已于今年6月,被商丘市工商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而赵作海至今仍在住院,他并不知道,在失去11年冤狱换回的所有赔偿金和积蓄后,生活将如何继续。

  (法制晚报)

   延伸阅读

  赵作海60多万赔偿都去哪了?

  去向1

  大儿子结婚——花掉6万

  赵作海结婚两天后,2010年7月17日,农历六月初六,赵作海的大儿子赵西良结婚。

  邻居说,赵家儿媳长相漂亮,个子比赵西良高出一头,身材丰满,皮肤白。

  赵作海也相中了这个儿媳妇。儿媳妇还没过门,他已经花了6万元。“压福”(当地方言:送彩礼)压了三万一,“上车”给了一万一,“下车”一万一,给儿媳妇买摩托车、手机花了4800元,给儿媳妇“送枕头布”、“三小车”又花了2000多元,儿媳妇“端茶”又送出1000元。“在当地,这属于很高的标准了。”邻居说。

   去向2

  大儿子“偷拿”——14万

  曾有媒体采访赵作海时问道,“听说你之前是被儿子赶出了家?为什么?

  赵作海回答说,“还不是因为钱。以前大儿子从我存折上拿了14万,也没跟我说一声。

   去向3

  开旅社——损失4万元

  2012年4月,赵作海老两口在河南商丘市归德路开了个小旅社,8个多月后旅社倒闭了,损失4万元。

  赵作海说,那时房租价格还不算高,一年两万五,但电费水费多,人家的房子,他说俺使电使得多,俺也不知道到底使了多少,一个月水电费就七八百,房间就是都住满了,房钱也都不够,后来就停了。

   去向4

  在宁夏入传销——损失17.5万

  2012年7月,赵作海所陷传销案结案,损失17.5万元。

  对于被传销骗钱,赵作海曾言“怎么不悔?扫多少年大街才能挣那些钱?

  对此,赵作海总结说,“没文化,缺少知识,人家要骗你很容易。蹲监狱,和社会脱节了十来年,外头的事情你都不知道,你看不到社会的发展,跟不上形势,你就得吃亏。”“不光社会,人的脑子也复杂了,我觉得人的贪婪太多了。”赵作海说。

   去向5

  做投资——约20万元打水漂

  在经历开旅社失败等一系列花销后,3年前,赵作海将65万国家赔偿和补助款剩下的约20万元,尽数投入商丘一家投资公司,以换取每月2%的收益。

  2014年11月,随着投资公司主要负责人突然被抓和跑路,本息一下没了着落。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