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江经济带】黄石新港新貌:走绿色发展之路 建设“亿吨大港”

06.07.2017  21:34

      湖北黄石,因水而生,因港灵动。然而,曾经的黄石港码头多年来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停靠泊位有限、装卸设备能力不足、港口装卸效率十分低下等问题,使其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远未发挥出来。而如今,这一状况正在迅速改变。

      “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湖北网络主题活动,7月6日下午,来到黄石新港。黄鹤云记者为您见证黄石新港的华丽转身。

      黄鹤云记者了解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黄石新港已经实现2015年9月正式开港、2016年12月口岸开关。到今年年底,黄石新港已建成的1-9#泊位将全部投入使用,总吞吐能力可达3000万吨,初步形成集散货、件杂、集装箱业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港区。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1-6月,黄石新港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35万吨,实际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763TEU。

      记者在黄石新港看到,在散货泊位,两台桥式抓斗卸船机站在岸边,不断伸出巨型抓斗从一艘靠岸的运煤船上卸煤,一抓就是20吨。巨臂一转,就将煤炭转运到岸边一条长1300米的皮带廊道上,廊道全封闭式运转,几分钟内就可将煤炭送至堤外堆场,全程不见扬尘、漏撒。这样一台卸船机1小时可卸装煤炭或矿石800吨,“两台机器一起作业,一条万吨级货轮只需6小时作业即可装卸完毕,在长江中上游公共码头中效率最高。”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刘卫东自豪地告诉记者。

      新港投用前,新冶钢公司需从黄石沈家营码头、鄂州杨叶码头或部分非法码头运输,那里环境脏乱、满地泥泞,货物运到下游还需要用水冲洗。而在新港,水泥地面一尘不染,一垛垛钢材整齐码放,洁净如新。油味、扬尘是长江内河码头两大常见的污染源,但在黄石新港却很难见到。

      刘卫东告诉记者,为了打造节能、低碳、环保型港口,黄石新港在减少排放、扬尘处理、减噪、电气化作业、节能设备升级上 面下了大功夫。

      刘卫东说,黄石新港计划委托中交水运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具备一流绿色港口规划设计能力的智囊团队,来编制绿色港口实施方案,积极申报绿色港口示范工程,分期分批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在港区的应用,并建立能源审计、能源统计、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制度。

      黄石将充分发挥长江“大动脉”的作用,以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大通关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黄石新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用3年至5年时间,努力把黄石建成内陆沿江开放高地和湖北东向开放“桥头堡”。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上,黄石将加快新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发挥综合运输效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立货物运输全程“一单制”“门到门”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融入国家长江物流通道战略体系,建设武汉城市圈继武汉新港后重要的水陆联运中心,到2030年,黄石港将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目标。

      链接:亿吨大港 百万标箱

      港口及用地规划

      黄石港位于长江中游,是中国内河主要港口、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湖北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水上门户,由城区港区、棋盘洲港区、阳新港区和大冶港区四个港区构成。棋盘洲港区包括棋盘洲作业区和火山口作业区,是黄石公共码头的核心港区,将按照“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标准进行规划,形成集散货、件杂、集装箱、危化品、汽车滚装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港区。

      根据初步规划,棋盘洲港区及后方规划总用地22.45平方公里,其中港区用地16.2平方公里(含港口用地7.5平方公里、预留临港物流用地8.7平方公里),后方产业用地6.25平方公里。

      新港新貌 绿色发展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黄石市政府大力推动非法码头整治和岸线生态复绿;黄石新港秉承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通过采用绿色能源、绿色装备、污染防治以及打造智慧港口,推动建设现代化绿色港口,建设长江内河港口绿色发展的标杆。

      黄石新港在建设过程中秉承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已经采取了许多环保措施,总投入1300万元。

      为了美化港区环境,黄石新港依托六横六纵十二条道路主线进行方格式绿化布置,同时主要生产、生活建筑物环行布置绿化带。绿化带同江堤绿化自然衔接,不仅有利于美化港区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吸附粉尘、降音降噪,将生产性的港口打造成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港区。

      在降低散货码头作业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方面,黄石新港在建设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投资约300万元建设防风抑尘网。

      实现从码头前沿到后方堆场的全封闭运输。在皮带机作业线全线设置防尘罩,皮带机转接点设置喷雾喷嘴,转运站设置冲激式除尘器,散货堆场布置洒水喷枪,卸船机、斗轮堆取料机上设置洒水喷头,通过湿式降尘系统同冲激式除尘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散货输送和堆存过程中的扬尘。

      在散货堆场四周布置高约17米的防尘网,对粉尘的阻挡率高达80%-90%,有效降低风对粉尘的扩散作用,确保港区保持清洁卫生的微尘环境。

      为了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雨污分流,对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能有效减轻污水排放对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黄石新港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开排放的方式,件杂区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散货码头面雨水经排水沟流入集水池沉淀处理后通过污水管道汇入后方污水系统,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置后排入长江。

      新港还配置了污水处理系统,将散货区雨污水收集汇集后,通过沉淀池沉淀,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保存在贮水池,作为喷淋用水使用,既防止雨污水肆意排放造成港区污染,又可以重复利用水资源,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新港广泛应用变频电机、变频控制、多传动整流回馈系统、油电混合动力、LED照明灯等先进技术,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节约电能。

为方便到港船舶,新港在码头面设置了垃圾箱和移动卫生间,同时,在码头面设置了岸电箱和给水栓,向船舶提供接电、接水服务。这样既能减少船舶垃圾排放对港区和长江的污染,又建立了同到港船舶的良好协作关系,向过往船舶展现了黄石新港友好、开放、先进、环保的企业风貌。

      (记者:齐雯  编辑:喻丽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