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湖北省恩施州召开

08.12.2014  23:19

  12月5日至6日,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恩施自治州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省政府副省长甘荣坤到会致辞并介绍湖北省旅游扶贫工作情况。

  旅游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全国扶贫日活动期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商定,共同开展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选择500个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召开这次座谈会,旨在落实试点工作,为在贫困地区全面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先行先试。

  李金早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消费日益成为老百姓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旅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旅游扶贫是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功能,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做大做强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富民功能,大力推进旅游扶贫,使其成为旅游、扶贫两项工作共同的亮点。

  李金早强调,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要遵循旅游发展规律,按照先易后难、集中布局的原则,重点选择旅游产品和市场相对成熟的区域、线路和大型景区周边开展试点。要明确任务分工,重点抓好规划指导、人员培训、宣传推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工作,认真组织旅游企业对口帮扶,同时会同扶贫部门指导、制订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好项目实施。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扶贫相结合的旅游扶贫模式。要注重宣传推广,提高试点村知名度和旅游扶贫的影响力,营造关注和支持旅游扶贫的浓厚氛围。要会同扶贫部门对试点村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成效进行跟踪调查,精准统计试点成果。

  刘永富在会上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情况。他指出,在我国现有的1392个5A级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中,6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70%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大量的贫困村。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载体,通过旅游扶贫,可以把优势产业转化为富民产业,变扶贫片区为旅游景区,变农特产品为旅游商品。下一阶段,要认识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旅游产业对调结构、惠民生的集聚功能和平台作用,着力打造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恩施州及河北、甘肃、广东、重庆、贵州、福建等省市旅游局或扶贫办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全国24个省市区旅游和扶贫部门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代表,有关专家,省政府副秘书长聂昌斌,州领导杨天然、董永祥、甘方谦等参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就旅游扶贫工作深入恩施市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