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贪官的绰号:群众给官员起的绰号是一封举报信

08.09.2014  20:59

   贪官的绰号与民意的力量

   天津市原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局长武长顺,坊间人送绰号“武爷”。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把整座城市变成一个大工地,市民送绰号“季挖挖”。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以大拆大建和学日本语气说话,被百姓戏称为“拆迁大佐”。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以“票子多、房子多、女人多”获绰号“许三多”……新华社刊文认为,透过绰号能看到贪官事发前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点,读出群众对其是非功过的评说。

   绰号是对人的相貌、性格、品行等方面主要特征的形象概括,贪官的绰号,反映了外界对其贪鄙无度、狂悖恣睢等行状的戏谑性认知。古来贪官多有绰号,如南朝永宁太守梁鱼泓,以使“水中鱼蟹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中百姓尽”自诩,百姓送绰号“四尽太守”;北魏太尉主簿元庆智,十来个钱的小笔贿赂也照单全收,人称“十钱主簿”;南宋宰相贾似道,敛财无数,常与妻妾伏地斗蟋蟀,获称“蟋蟀宰相”……古时贪官的绰号多带官衔,或许是为强化其贪官身份,让人一下子抓住其作为贪官的本质。

   如今贪官获称的绰号,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除前引“武爷”、“季挖挖”、“拆迁大佐”、“许三多”,另如山西绛县法院原副院长姚晓红,集文盲、法盲、流氓于一身,被称为“三盲院长”,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人称“王坏种”,福建省委原常委、秘书长陈少勇人称“猪哥勇”(“猪哥”为福建方言,意为“好色之徒”),湖南郴州市原纪委书记曾锦春非法介入矿产经营牟取暴利,人送绰号“曾矿长”、“曾剃头”,等等,无不意味深长,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