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助力国有林场改革

12.06.2015  15:06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表示,国有林业改革已拉开序幕,正在稳步持续推进。

  目前,我国共有4883个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近9亿亩,国有林区还有5大森工企业。在国有林场改革中,财政部门将通过补助等形式支持改革,帮助国有林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确保改革既不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也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更不让国有林场职工下岗,达到“保生态、保资源、保民生”的改革目标。

  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对国有林场究竟属于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进行定性。将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定性为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或公益二类。

  二是要对国有林场人员进行定编。现在全国国有林场涉及职工48万人左右,要进行精简,保留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特殊岗位人员等,约占50%左右。

  三是国有林场职工的收入要纳入各级财政。编制之内的国有林场职工收入都要纳入财政,编制之外职工的收入要通过生态效益补偿费、森林抚育补助资金等以购买劳务的形式消化掉,基本达到不让一个人下岗、不将一个人推向社会的目标。

  四是国有林场无论是退休人员还是在职人员全部都要纳入社保。相关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林业部门也会通过购买劳务的方式自行消化一部分。

  据悉,在过去5年中,国家林业局通过把27亿多亩集体林以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到农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未来,国家林业局还将着手大量引入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并通过有序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发挥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