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创业天才:琢磨“课程表”撬动1300万用户

25.11.2014  13:56

  昨晚,李天放(左)和宋师伟(右)解答武大学子提问。记者苗剑 摄

  武汉晨报讯(记者 张珺)

   1

  人物

  宋师伟,地地道道的武汉人,父母都是华中科技大学老师。1987年在汉出生的宋师伟7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17岁时因为父母回汉教书,他每年休假都往返中美之间。

  走在路上,你或许看不出宋师伟与其他武汉伢有何不同,但一拿出他的成绩表,你或许就会吓一跳:27岁的他已经是有多年经验的资深移动应用开发者及创业者。

  他大学及研究生分别就读于全美CS(计算机科学)顶尖名校——卡内基梅隆和斯坦福大学。大一时便曾以“最年轻实习生”的身份加入苹果公司,参与iPhoto及iMessage项目的技术架构。

   2

  人物

  德州扑克高手李天放

  李天放,比宋师伟大4岁,今年刚好三十而立。与宋师伟一样,李天放也是7岁移居美国,在回国创业之前,他与宋师伟都参与了大数据公司Palantir的早期创业,也因此成了好朋友。

  李天放被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课程格子创始人,前微软工程师,以及著名大数据公司Palantir的早期成员。而他不为人所知的身份,则是一位专家级的国际象棋和德州扑克选手。这位技术流赌徒依靠打德州扑克,赢了一辆车和一套房,最后又把车、房卖掉来华创业。

  在回国初期时,26岁的李天放还参加过《非诚勿扰》,但现场没有牵手成功。他去参加那个节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也想更多地认识一些中国朋友。

  从硅谷到北京,从时薪800美金到为自己打工。昨天,武汉大学教5楼报告厅迎来两位创业天才。

  虽说仅仅专注于为大学生提供课程表,但由这两位创业天才开发的“课程格子”自2012年8月29日上线至今仅两年时间,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近3000所大学院校,拥有了1300万用户。按中国2500万大学生来计算,平均每2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人在使用“课程格子”APP查课表。

   小课表里隐藏大格局

  刚刚回国创业时,李天放也不确定自己应该做什么。2010年回国创业,“课程格子”是李天放回国创业后的第三个产品,具体的开发时间是在2012年。

  当时,在这家仅四个人的创业公司里,一个实习生给了他灵感:这位清华实习生,一边兼职一边又忙于学业,紧凑的时间安排让实习生对于课程表的需求变得明显。李天放发现清华大学没有电子版课程表,纸质版体验也不好,当时课程表APP这个方向,是一个比较空白的市场,由此他决定,在课程表上好好做一番文章。

  “课程格子”刚上线时,设计风格与小学生铅笔盒里的风格差不多,干净简洁,得到了很多女性用户的喜欢。第一学期的下载量达到了100万,日均活跃用户达到2万人,虽然数据增长不错,但却存在着手动输入过于麻烦的缺点。

  因此在之后一个版本更新中,课程格子改变了添加课程的方式:第一,将所有课程后台化,支持通过搜索添加课程;第二,用户也可以通过添加同学,复制同学的课表来添加课程;第三,课程格子接入了教务系统,可直接导入课程。

  由此用户完成一张课表的时间从10分钟急速下降到30秒,“缩短了时间之后,每天的用户增长快了10倍。”李天放透露,这一变化让课程格子2.0版快速从同类100多个课程产品中脱颖而出。

  从3.0版开始,课程格子开始尝试社交化,例如笔记,提醒,考试安排等。但这些社交工具并没有提高太多的用户活跃度。因此很快课程格子在新版加入了BBS功能。

  最新版的课程格子不断优化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扫同学的二维码添加课程,还可以查看其他学期和学周的课程情况。其次,支持直接在课表上做备注和贴纸功能。再次,BBS功能正式开放,任何同学都可以开贴吧成为版主。数据显示,现在BBS已有1000多个板块,其中90%的板块都由同学自主管理。

  目前,课程格子的用户数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在10%左右,最高的时候能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