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将启动武汉方言调查工作

13.11.2015  11:37

小热小脖武汉话”微信表情

  武汉晨报讯(记者舒翔宇 朱凯)武汉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不仅在民间有呼声,更得到了来自政府层面的关注和支持。昨天,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在看过晨报“挽救武汉方言”系列报道后透露,我市拟于本月启动武汉方言调查,并力争用两三年时间建立数据库以传承保护武汉方言。

  相关部门

  启动武汉方言调查

  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喻志军介绍,依照教育部、国家语委和省教育厅、省语委关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部署,根据《市语委、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我市将启动展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省武汉方言调查”。

  “目前在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包括汉语中各地的方言。”喻志军透露,此次调查工作将先期在蔡甸区进行试点,寻找典型武汉方言发音人。后续还将延伸到对武汉老城区和各新城区进行调查,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来完成方言调查,建立方言数据库。

  学界

  江汉大学开设方言课

  近期,江汉大学武汉语言研究中心也将参与此次启动的武汉方言调查,采取录音摄像方式将方言作为有声资源记录保存,并进行研究分析。

  该校早在2010年,在原语言文学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研究中心,重点关注研究武汉方言、湖北评书、湖北大鼓等,此前已特聘何祚欢、张明智为学术顾问。

  除了专业研究,去年起,江汉大学还成立了一门方言公共选修课,武汉话也是这门课的主要教授内容之一。

  授课教师、江汉大学副教授熊一民说,原先方言课仅针对汉语言专业学生开设,但近年随着方言的流失,学校便开设了这门针对全校学生可选修的方言课,在课堂上介绍方言研究,鼓励学生用方言问答、交流。

  开课后很受学生欢迎,今年由一周一节增至一周两节,同样是很快被学生选满。

  民间

  80后姊妹自制汉腔微信表情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武汉话,80后“双胞胎姐妹”杨笔白、杨书雄自制了“小热小脖武汉话”微信表情包,目前已上传送审。一旦过审,武汉伢们可以通过她们制作的微信表情飙武汉话啦!

  姐妹俩都是学美术的,目前是插画师,开设了工作室创业。她们发现现在的武汉小孩跟父母都说普通话,萌生了通过漫画萌图的形式让更多的小朋友、中学生了解和爱上武汉话的想法。去年起,两人开始动手绘制“twins教你武汉话”、“萌图武汉话”系列漫画,并制成明信片、卡贴、手机壳。很快,她们的作品在网络上走红,粉丝众多。

  妹妹杨书雄说,前段时间她注意到微信表情里开始有粤语、上海话、潮汕话、陕西话、东北话等萌趣表情包,她和姐姐觉得武汉话也应该有自己的表情。于是,她们从20多句常用武汉话中遴选出16个,花了2个通宵画出来。

  声音

  建立武汉话数据库

  这一周,布衣参事、民间方言研究者胡全志全程关注着晨报此次连续报道。他建议,对于武汉方言,要“先保护,再传承”——

  建立武汉方言语音数据库,把最有代表性的武汉话语音进行数据化处理,为后世存留珍贵的方言语音档案;规划建设武汉方言博物馆、武汉方言公园等城市文化体验场馆等

  在儿童课外读物中适当增加一些武汉方言音像学习资料,帮助少儿学习掌握基本武汉话,熟悉“乡音”;开办武汉方言网站,研究和传播武汉话。

  (责任编辑: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