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谷雨”

20.04.2015  16:44

     

      今天17时42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准时到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谷雨时节天气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雨多”, 随着太阳照射的时间增长,云系气流进入活跃期,累积的能量化作频繁的降水落在大地上。进入谷雨后,我国南方地区已经有很明显的夏季色彩,一些地区白天的温度已经可以达到30℃以上。而河南所在的中原地区,大部分时间还在20℃~30℃徘徊,不时地被降水打断。但是和谷雨前相比,这一时期温度总体上升较快,主要是昼夜温差会逐渐缩小。

     

      “谷雨前,好种棉”,又云:“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自古以来,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编成谚语,世代相传。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谷雨节气后是 神经痛的发病期 ,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由于天气转温,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 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等。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
     

      此时适宜的膳食有:参蒸鳝段、菊花鳝鱼等,具有祛风湿、舒筋骨、温补气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具有滋阴养胃、降压隆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功效。但是补要适当,不宜过,此时进补不能像冬天那样,应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体质,还可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谷雨前后还适宜食用一些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食物。多吃一些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对改善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小麦胚粉、标准面粉、荞麦粉、莜麦面、小米、大麦、黄豆及其他豆类、黑芝麻、瘦肉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另外多食用碱性食物有助于缓解人体的急躁情绪,例如贝、虾、蟹、鱼、海带等产品有助于改善情绪。

     

      由于这一时节阴阳转换、季节交替,调节肠胃,增添味道的小菜要成为饮食的“主角”。
      经过春季的孕育,谷雨时候茶树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香气怡人。传说里被认为,谷雨饮茶可清火,辟邪,明目,素来被人看重。谷雨茶也和清明茶一起成为一年中茶中的珍品。
      北方传统上不怎么种茶,但一种叫“香椿”的小菜也成熟了。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谷雨时节,有两大花非常值得一看。一是“谷雨三朝看牡丹”,洛阳牡丹正在迎客,大家不妨趁机去一睹芳容。另外一个是荼靡,“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谷雨时期,百花大多由盛转衰,而荼靡新开。荼靡花语有“末路之美”的说法,这时正是嗅其芬芳之时。
      (文字来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