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新生,“穿越”时空只为你

19.08.2015  12:01
      大学常以冷峻高傲的面孔示人,传统一年一度之“迎新”更确切地说是“等待新生报到”。今年,学校整体进入一本招生,继全校性走进中学招生宣传后,校院领导暑假亲自客串“快递员”,走进学生家庭为新生送去高考录取通知书,“亲民范儿”十足,并配套升级迎新系统,使迎新在时间上延续至新生录取后,空间上拓展至新生家庭及生源地中学,充分利用各类互联网平台,成功实现“穿越”迎新。
      走向新生,彰显了人文关怀。 有人说,所谓人文气息和人文情怀,无一不是基于对生命的深切理解与共情。当学生知道自己对学校有多么重要时,一定会自信于未来,有志于未来。准大学生们,经历了高考的艰苦卓绝,对未来踌躇满志,对大学寄予厚望,在高考后与大学前的过渡时期,如能提早关注他们的诉求,帮助解其疑惑,助其困难,对于新生顺利进入大学状态不无裨益。纺大没有“985”“211”的骄傲与荣光,但有小“211”的状态与精神,在生源竞争激烈的今天,纺大着力提升软实力,深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主动走出校门,走向新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生为本”的质朴情怀。
      走向社会,家园与校园的无缝对接。 习总书记有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家教与家风因影响一个人的最初而影响其一生。大学里的每一个学生虽花开相似但基因迥异,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人生轨迹不尽一致,教育如能因材而施、因势利导则事半功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向来就是相互弥补、相得益彰的,大学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引导他们崇真尚美,向着专业理想、人生目标奋勇前行。纺大今年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正是基于“多一点了解、多一点配合、少一些遗憾”的初衷,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走向网络,“互联网+”的时代福音。 随着“互联网+”的时代变迁,网上迎新成为高校热衷的方式,纺大今年更是充分利用各网络平台,展开迎新攻势。各学院推出专业介绍相关专栏,专家学者齐上阵,解答新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疑问,帮助他们建立专业理想,及早进入大学状态;学校生活也是新生关注的焦点,迎新团队就此制作了一系列解说视频和文字材料,帮助新生先期“穿越”游大学;各新生QQ群更是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为了共同的理想而相识相聚,今后将相伴度过人生重要的时光,他们的“不陌生”是学习乐园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研发的迎新系统正是利用网络平台为新生提供贴心服务……走访过程中有学生向我们吐嘈假期太长,恨不能早点飞到大学中去,学生有如此心境,我们欣慰并深感任重道远。
      一流的态度和服务与学校办学层次无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多元的,然而全校上下为人才培养所做的努力却有目共睹。学生是大学的现在和未来,纺大正以超常规的举措向2015级新生致以热情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