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婴儿安全岛不该成无奈之举

26.03.2015  10:42

  自2011年6月,河北省设立全国首个“婴儿安全岛”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先后设立了“婴儿安全岛”。3年过去了,记者回访发现,广州、济南、厦门等地的婴儿安全岛,因为接收婴儿数量超过了福利院的承受能力,所以关闭或暂停了。而相对来说,位置较偏远的常德、铜仁、贵阳等地,运行情况较为平稳。(3月25日《新京报》)

  婴儿安全岛设立之初,舆论就曾有过争论:虽然这一举措对保障儿童福利起了兜底作用,但弃婴是犯罪,设置接受弃婴的机构,或许会变相纵容恶性弃婴的行为。

  客观来看,弃婴行为也并非始于婴儿安全岛的设立。在没有这一保障设施之前,仍有不少孩子因罹患疾病、家庭贫穷等原因被抛弃路边,甚至因此不幸夭折。婴儿安全岛存在的目的,并不是创造一个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而是直面无法禁绝的违法行为,尽量保护幼儿权益,重视生命尊严。

  眼下,部分婴儿安全岛的悄然关闭,恰恰是整个社会参与过少,关注不够的结果。为了那些不堪重负的家庭,为了那些被遗弃的小生命,婴儿安全岛绝不应在争议中消失,而应在建议中完善。

  例如,仅在个别省市试点,难免形成挤压效应,福利院短时间内过于集中的接受弃婴,当然会压力山大。如果扩大范围,风险和负荷都会被分摊,更利于救助工作的开展。此外,婴儿安全岛要充分实现保障功能,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投入,这种投入并非一次性给多少钱,而是从安置场所、医疗设施、护理人员等各方面,号召整个社会积极参与联动。

  最重要的是,现有的婴儿安全岛常常只能被动接受弃婴,缺乏引导劝说、打击弃婴犯罪行为、宣导正确价值观等环节,给人以“不扔没人管,一扔全包干”的消极感。但如果要在“以人为本”和“纵容犯罪”间找到平衡,这些功能都不可或缺。

  长远观之,设立婴儿安全岛只是无奈之举。惟有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大病救助和儿童福利,普及健康生育的常识,摒弃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对弃婴犯罪实行严厉打击,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婴儿致病致残的概率,才可能让所有新生命,获得应有的养育和尊重。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