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今天,你在朋友圈打卡了吗?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撰文:徐静茹、王钦钰、赵思逸、程芳
题图:梅之语
插画:袁昕语、梅之语、陈文婷
背单词打卡、晨读打卡、网红店打卡……这类每日“打卡”的消息是否也充斥了你的朋友圈呢?近年来,打卡渐成风尚,几乎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常驻内容。
或出于自我监督的目的,或出于展示自我、博得关注的心理,又或是由于追赶潮流的心态,同学们纷纷加入了“打卡大军”之中。
那么,打卡是否已成为了一种日常生活中固定的仪式?打卡可以给人带来促进作用,使人乐在其中吗?它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大家对这种充斥朋友圈的打卡又抱有怎样的看法?……让我们走进“打卡爱好者”的世界,共同探寻“打卡”这一现象。
打卡助力学习,yes or no?
“自律学习类打卡”对于有些人而言,既是一种无形的监督,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每天上午八点,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胡小鸾早餐后都会打开手机,一遍遍地背单词,直到完全掌握50个新单词。从刚进入大学开始,她就养成了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大一整年和大二的上学期,她一直在准备英语四级考试。
完成每日的单词计划后,她都会分享到朋友圈。于胡小鸾而言,“打卡”每天都能提醒自己又获得了多少,离目标又近了多少,从而使自己在积分的增长中获得一种满足感。
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2018级本科生钱可(化名)甚至呼吁自己的朋友一起来“打卡”——对此她这样解释,自己发朋友圈打卡会感到有些难为情,如果与朋友一起打卡更容易坚持下来。
他们创建了一个打卡群,每天定时把打卡记录分享到群里。钱可笑称,这样的打卡,对她还有记录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可以监督自己,而且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大家彼此监督着,有利于共同提高。”
学习类打卡的产品紧紧贴合碎片化时代的受众需求——将海量知识切割为碎片化知识,受众每天仅需十几分钟就可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符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将艰涩复杂的知识简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减少受众的阅读障碍,通过帮助受众建立自信心,提升受众的学习兴趣。
同样,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何肖也喜欢通过“朋友圈打卡”进行自我监督。她的关注点在于更多方面的自我提升,比如跑步打卡、听力打卡。两个多月前,在同学的推荐下,何肖也下载了一款英语学习打卡软件,每天进行英文精读任务打卡。现在何肖每天都会用10至15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英文外刊,并且在朋友圈完成打卡。
“不排除有些同学是出于炫耀或者跟风的心理去打卡,但更多同学是为了督促自己完成目标,培养毅力与耐性。”何肖对于打卡类APP评价很高,她认为,现代人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学习打卡恰恰是一种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的方式。而且这些打卡APP中的社交功能,可以使目标可视化,由此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助推力。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基地班2018级本科生李惠超尝试过打卡背单词,他承认,“打卡”更像是一种跟风尝试,虽然仅坚持了一个月,但他体会到了打卡的积极作用——每天耗时不多,不会感到疲乏,反而容易走得更远。
胡小鸾最近完成的一次打卡记录是今年暑假的健身打卡,对于她来说,打卡可以养成规律性的习惯。她以童话大王郑渊洁举例: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稿,早上八点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休闲娱乐了。“自律给我自由”,胡小鸾说,在打卡中得到的满足感是没体会过的人难以想象的。
在她看来,是否能够坚持打卡取决于个人兴趣。“如果是我喜欢的APP,我就每天想着去打卡,有时还会比预计任务多做一点。”她也认为打卡类软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打卡”这一方式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胡小鸾的同学王佳怡回想起曾经使用日语打卡APP的经历。她日语考试没过,想努力背单词,但是在使用这个软件的近两个月时间里,每次能够坚持的时间都不超过三天,收获甚微。“有无打卡机制对我来说差不多,并不能让我有紧迫感和成就感。”
王佳怡还是一个喜欢用手账记录生活的人,她曾经每天在微博打卡,拍下自己做的手账,附上一些简单的文字。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王佳怡的微博从一天一条变成一周一条,最后成了不定时更新……
李惠超提及自己没有坚持下来的原因时,提到了不同的一点——打卡学习对他来说并不是必要的,因为他本身就有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和充足动力,无需依赖打卡类软件。他坦言,如果你某一天不想坚持,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可能会有二三次,然后这种模式就会被打破;或者会为了完成任务敷衍应对,而这都没有达到提升英语的初衷。
由此可见,打卡虽然有着一定的监督促进作用,但如果本身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自制力,依旧起不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王佳怡总结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约束自己的方式,比如在桌上贴张小纸条,提醒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定闹钟催促自己去学习。“要根据能力和意志力强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关键还是要磨炼自己内心的力量。”王佳怡感慨。
网红地打卡,记录还是炫耀?
楚河汉街、星空艺术馆、光谷意式风情街、深夜食堂……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这类层出不穷的网红地点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网红地点”意味着汹涌的人流和热度,想要探索这些旅游景点或是美食店,往往需要打卡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唐卉(化名)对于“网红地打卡”感触颇深,很早就开始做攻略、规划路线的她,还是不能免俗地加入了“打卡大军”。回忆当时的心情,唐卉说,“有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2018级本科生郭涵是去这类地点打卡的爱好者,她不仅在旅游时喜欢打卡,平日也喜欢去探索一些适合打卡的美食店。今年夏天,她按照小红书上的网红路线去了厦门鼓浪屿,特地到网红景点“最美转角”打卡,在人山人海中排队拍了照片,然后加位置定位后发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都是“打卡”的推动力。国庆节放假期间,郭涵在一家网红奶茶店门口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拿到奶茶后与朋友们在店门口拍照“打卡”。朋友圈的一组组照片,都是她四处旅游、打卡的印记。
而同样热衷于“网红点”打卡、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的练泳怡也表示,在小红书、大众点评或者抖音上看到了感兴趣的热门景点和美食店,会为了去这些地点探索而专门提前做攻略;但凡她认为值得一去的地方,都会和朋友一起去尝试、去游玩。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小千(化名)对自己“打卡网红地”的行为做出了这样的解释——首先,之所以成为“网红景点”,肯定有其长处;去这些地方旅行,估计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如依循别人的结论更安全。
在她们看来,很多时候,打卡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自得其乐。“打卡某种程度上是为自己服务。”郭涵说,“如果想要体验某个城市的特色,从网络上搜他人打卡过的地点,预先看看他人的体验(照片、评论),是非常好的一个途径。”
除此之外,有些“打卡”对她来说还有着别样的意义,“驱使我打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喜欢某个明星、想去照某一张特别好看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照片。比如,我很喜欢张国荣,就想去香港的文华酒店看看。”
郭涵承认,“大多数情况下,驱使我去打卡的原因是让这次经历成为具有借鉴意义的指南,可以在社交圈炫耀一下。”练泳怡也表示,去网红地打卡具有仪式感,是一种享受,“打卡会让你比没有去过的人多一次经历,多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在众多打卡经历中,也有过一些不愉快的体验。练泳怡曾经去一家以“奶茶、甜品、少女心装潢”为卖点的网红店,但到达目的地之后却发现,设施脏乱且陈旧,人流量超出预期。“那家店宣传力度很大,但是我们到达现场之后非常失望”,练泳怡说。
“节假日去热门旅游景点不是明智的选择,你能看到的只是一堆一堆的人头,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度游玩。”郭涵也提到了自己曾经去过一些“名不副实”的网红打卡地。她曾经和妈妈一起去长沙一家比较知名的日料店,走过曲曲折折的路、进店之后却发现,菜品的味道非常一般,价格也偏贵。郭涵感叹:“吃完之后,有一种‘告诉排队的人不要再浪费时间’的冲动。”
郭涵认为,“打卡”并非不可或缺,打卡有苦有甜,但总体来说,遇到喜欢的地点时,收获快乐的回忆,是一种纪念和证明;美食打卡本身是享受美食的一部分。
提到自己对“网红点”打卡的态度和看法,郭涵坦然地说:“打卡对我来说,是将自己的经历、旅途展现给别人看的途径。”她打卡的动机在于:分享、显摆和纪念。
小千也认为,打卡并上传朋友圈,更多是为了留存记忆与感受,记录那瞬间的美好。她提醒大家,选择旅游目标时,不能只奔着“网红景点”的热度而去,还要考虑自己是否感兴趣。
“打卡爱好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在社交平台打卡,最主要的作用是记录日常,分享经历,抒发看法,以及营造人设。
更重要的是,学会与“打卡”相处
社交平台打卡,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网络行为。这种行为背后,或许映射着当今大学生的微妙心理。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武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看来,就个人心理而言,不同类型的打卡背后暗藏着不一样的心理机制:第一是炫耀。某些人的打卡主要是为了炫耀,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经历和成绩;第二是仪式感。打卡也是一种仪式,打卡是打卡者完成某件事的“凭证”,打卡者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第三是用群体压力来监督自己,将目标和行为暴露在群体压力下,人们会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目标;第四是单纯对自己行为做记录,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欧文·戈夫曼曾提出“拟剧理论”,认为“社会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个人是舞台上的演员,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演员利用符号努力展示自我、进行表演的过程”。通过强关系连接的朋友圈是一个连接了现实世界的“虚拟社交舞台”,受众在朋友圈中进行学习打卡也一种展示自我的“表演”。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隶属于仪式,仪式可以是一个涂染了艺术色彩的实践,一个特定的宗教程序,一种人类心理上的诉求形式,一种个人经验的记事生活习惯,一种具有制度化功能的行为……朋友圈学习打卡也是一种仪式性打卡,打卡不仅象征着学习任务的完成,好友们以打卡的形式互相监督学习,更代表了彼此之间仪式化的身份认同。
心理学专业2018级的孔小杉同学对打卡行为做出了阐释。他认为,坚持学习打卡的同学,可能最初是想借此获取监督和动力使自己坚持下去。获得别人的口头赞赏和关注后,自己会有一种长期计划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的感觉,这种感觉类似于完成计划的满足感。
同时,孔小杉指出,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一旦告诉别人,可能会更难完成。孔小杉解释,告诉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反馈,在这个社会互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任务已经完成的错觉,即使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人们在说出自己的计划后就已经有了一些任务完成后的满足感了。
陈武将其概括为“替代性满足”:打卡以后,似乎这个事情就做了,其实只是获得了一种短暂的心理满足。他也指出了打卡行为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打卡是一种外部动机,而推动我们去做事情的最核心的是内部动机,需要自己真心喜欢、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认可。
从心理学角度看,打卡可以形成正向的心理效应。事实证明,朋友圈有各种花式打卡,也有花式的半途而废。有些人在打卡的新鲜感过后就从此消失在朋友圈,但也有很多人坚持并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我们要承认的是,把打卡当作正向激励并长期坚持下来,难之又难。
另一种常见的打卡内容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饮食和玩乐。对于这种打卡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孔小杉也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旅行打卡记录见闻,更像是寻找与他人的情感联结。朋友圈分享旅途见闻与感想,也是倾诉的一种形式。别人关注并点赞就像是在关注并认可你的感受,这会让我们减轻孤独感,加强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陈武分别对打卡爱好者和不打卡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不打卡的同学来说,虽然没有这样的习惯,但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而对于打卡者而言,打卡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但更应该在内心深处打卡,发掘内部动力,享受过程,体会生活本身。
陈武说,“打卡是一种即时反馈,本身不是坏事,重点是我们怎么利用和对待它。不要被打卡绑架,形成了那种习惯就好。”
的确如此,互联网时代催生、强化了我们获得即时反馈的需求,“打卡”应运而生。在打卡流行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妥善打卡来记录生活、监督自我、培养习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让打卡真正成为发掘自身潜力与动力的方式。
(来源:《武汉大学报》1520期3版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