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特别报道:我们和新闻都在路上

08.11.2014  10:05

【写在记者节】

    2000年,国务院正式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今年,第15个记者节翩然而至。
    十余年间传媒业的发展风起云涌,瞬息万变。我们在校园一隅静观、深思、评述着这一切。也曾忧心“报业寒冬”的来临,痛心让社会公正和道义良心受到戕害的新闻寻租,担心新闻业的前路是否光明。
但是,总有一种力量给我们希望和温暖,那是一批批新闻人的坚守和瞭望。不管是阳光雨露,还是黑暗风暴,他们都会让一切事实大白于天下。2003年记者节,央视《讲述》节目隆重推出多名风云记者:央视的柴静、曲长缨,新华社的朱玉,以及来自报界的王克勤、陈峰……这期节目让人心怀感念,成为新闻事业的励志片,激励了一代新闻学子,为“准新闻人”树立了目标、指引了方向。
    不管世事沧桑变换,我们始终铭记在《南方周末》的文字里看到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光芒;记住新闻界曾英姿勃发,缔造的一段舆论监督的黄金岁月;记住我们心里曾萌动的新闻情怀和理想。不改初心,相信新闻的力量,带着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校园记者中的一员,我们同样深感欢欣与荣光:我们的步伐与学校发展的节奏紧密合拍,我们的目光聚焦于师生最关心的点滴,我们的心情因为读者的肯定而无比欢畅。听每一次讲座总是坐在最前排,驻足于每一幅看似平常的海报 “淘金掘宝”,把小礼堂舞台前的空地当成“长枪短炮”的战场……我们只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成为精彩、值得被记录的瞬间。我们只想把感动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一年一年,一届一届,始终如一地,我们用镜头,用声音,用笔触记录着我们爱的学校及这里的一切一切。想到这些,心里就溢满了细细的快乐。所以,我们将继续善待每一篇稿件,善待每一个版面,善待每一次相遇的眉眼和倾听的声音。(作者:李盛)

【记者讲述】

低头看路 抬头看人

    我们总说自己是跑新闻的,好像只有“跑”这个姿态可以搭配我们手中的笔,肩上的相机。
    低头看路,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认真思考,提前准备。抬头看人,抓新闻抢独家,靠的也不是一时闯劲,而是不放过一点细节的韧劲。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采访马勇教授的长篇通讯,近7000字的稿子前前后后写了1个月。而这篇稿子最终能变成铅字,不得不提的人是马勇老师的第一门生——刘名俭教授,在他的热情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采访。采访后他仍旧很关心我,经常给我提供活动线索。在他去世前一天的晚上8点多,他给我打电话说艺院有一个有意思的手绘湖大活动可以去报道,当时我还笑着说“老师您真是有心培养我呢!”他也笑着回答“当然啦,都是我的学生啊!”虽然手机已经不会再响起他的来电,但是我一直存着他的号码。
    很感激我一路的采访对象,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也一直鞭策着我,让我不敢有半点停歇。(2012级记者团记者部 韩文莉)

守望也是一种感动

    今年三月份接到校报编辑部杨洪波老师的通知,要成立一个沙湖墨韵写作组。我被分配的任务是采访生科院周勇早稻研究团队。
    周勇老师看起来质朴得像个农民,亲切得像我的伯伯。他讲述了在从事稻田研究的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困难:资金短缺、人手不够、环境恶劣等。7月份暑伏天,他们在孝感,头顶炎日,躬身稻田汗如雨下的情景让我十分难忘。而这样的情景,每年都要在广西和海南继续上演。此时的他们像极了夸父,追逐着太阳奔跑。
    他一再强调成绩不是他个人的,是团队的。交往中,我也看出他对名利的淡泊,一直守望着自己的稻田,不问世事纷扰。
    终于,几经易稿,在11月份的第一周,稿件顺利刊发。此时的周勇老师们并没有停止工作,此文也算是对他们的最大的致敬吧!(2011级记者团记者部 张晓强)

摄影记者的光影湖大

    因为对摄影的热爱,我大一就加入了记者团摄影部。起初拍摄活动时,我比较胆小,总是远远地站在一旁拍摄。那时我的部长告诉我,一定要大胆接近被摄主体,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转眼至今我已经拍摄校园活动及会议百余场。
    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摄影部成员基本会全体出动。为了拍出具有现场感的画面,我们尝试各种角度,有时蹲在一个角落很久只为了抓拍某一个瞬间;我们会为了挑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而拍摄上百张。拍摄晚会是最考验摄影记者体力与技术的任务了。舞台正前方的空地便是摄影记者的“专属根据地”,舞台上的灯光变幻莫测 ,我们就不停地调节手中相机的参数。为了不挡住后排的观众,我们的拍摄姿势基本在蹲下与半蹲间转换,一场两小时的晚会拍摄下来,通常腿脚发软,修图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看着我们的照片在校报、网站和微博上发表出来,很多人转载并且点赞,便觉得疲惫和辛苦都不算什么了。(2012级记者团摄影部 李珍)

主页君碎碎念

    萌萌哒的主页君,一丝不苟的编辑,辛苦码字的文字记者——我是全能的悟空!
    带着“挖”新闻的执着,我在院青传经过一年磨练后进入湖大在线尝试新闻编辑,后来又加入记者团新媒体部,成为湖大官微主页君。听着吴思旻学姐讲她对官微的感情,心里有一种默默的伤感,每一届的主页君都为官微付出了这么多,我——一个完全的外行真的可以将这份信念传承下去吗?当时团长周璇给我发消息说觉得我很靠谱,我对着手机默默地抹了眼泪,一年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在记者团的付出,值!
    新媒体部的每位编辑都是“湖大官微发言人”。无论是对图片、新闻、网络知识的筛选,还是那短短的140字和配图,我们都格外用心。在记者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必将全力以赴!(2013级记者团新媒体部 曹婷婷)

    用“二愣子精神”当记者

    刚开始,面对一篇新闻稿,我绞尽脑汁,半天才憋出几个字来,好不容易完成后却在例会上被批得一无是处。我很不甘心,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写作技巧。写一篇不行就两篇,两篇不行就三篇。就靠着这样一个蠢办法,我终于在商学院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新闻稿。这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可对我来说却意义非凡。
    慢慢地,我从模仿写作,到有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我也开始在校外媒体,校报,湖大在线,青春飞扬等媒体上发表文章,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了四十余篇。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写的第一篇新闻稿,用“不忍直视”也不为过。但当一个人对自己曾经认为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不以为是的时候,就说明了这个人在进步。人有时需要不服输的“二愣子精神”,坚持做下去,总会有收获的。(商学院学通社成员 魏烈超)

记者故事

    《新华日报》记者黄伟:校园记者的三个课堂和四种方法
    近日,《新华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黄伟收到了今年记者节的礼物——“第十七届浙江新闻奖”。作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9届的毕业生和记者团曾经的团长,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黄伟说,到江苏工作已有5年,但对母校师生和校园一草一木的感情始终如一,希望借校报这个平台道一声感谢。

看不见的平台,看得见的成长

    本届江苏新闻奖共有报纸、广电系列20篇作品入围,黄伟参与采写的系列报道是此次仅有的两个报纸系列作品之一。
    “接触新闻,已有近10年;参加工作,在报社还是新人。”黄伟说,大一时,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话触动了他——新闻专业毕业生不能毕业了还写不出流畅的文章。“我肯定不能成为这样的学生!”
    朴素的信念转化为坚定的行动。对写作感兴趣的他加入了记者团,将大部分课余时间拿来写稿。“只要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都能写,视野不局限于学生的生活,还聚焦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兴趣爱好。”黄伟常说,新闻学院是“第一课堂”,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是“第二课堂”,老师同学是“第三课堂”,资源用足,选题想不完,稿子写不完。
    “学校提供的这些平台本来看不见摸不着,亲身实践、抓住机遇了,成长就看得见了。”黄伟说,学生记者让他养成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每次看版面总能看出空格多了半格,相邻文字有半个字号的差别,这得益于校对校报时老师的严格要求”。

路有千万条,合适最重要

    “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照搬的范本。”他认为,“路有千万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为从校报跨进媒体的记者,黄伟很自然地说起了自己当校报记者的经验。
    读早报。在校期间,每天早上起来后第一时间打开电脑,快速浏览10余份报纸,既有武汉本地报纸,也有主要的中央媒体和教育报刊。长期坚持,既能知晓当天都发生了些什么事,也能关注到有哪些教育新闻值得学习,新闻敏感性悄然形成。
    搜百度。每天中午、下午在百度新闻上输入关键词“湖北大学”,看有没有别人报道了自己却没发现的选题,既让自己保持新闻敏感性,也拓展了新闻信息来源。同时,还经常浏览国内其他高校新闻网站,学习借鉴选题策划、报道方式。
    通讯录。把每一位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输入电脑,建立信息库随时查询。他还有一个习惯,采访结束后经常与采访对象电话或当面聊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轻松的谈话中往往就蕴含着新闻选题。
    数据库。他说,校园记者在广泛关注的基础上也应该有所侧重,成为一方面的专家。黄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校期间重点关注体育、艺术类报道。长期报道五人制足球的过程中,教练、队员与他成为好朋友,无形中培养了一批“新闻线人”。
    平常心为人,进取心做事比较读书和工作两个阶段,黄伟说:“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和目标,只要平常心为人、进取心做事,总能有收获”。他坦言,年轻人千万别患得患失,看准的事情就认真做,行不通再调整,否则天天说、天天想,最后毫无进展,最后感伤“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学校时,2005届新闻专业两个班,写稿最多的就是黄伟。如今,他的100多位同学只有少部分从事新闻工作,很多人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省级机关公务员、自主创业当老总、企业白领、中学教师……其中不乏曾经记者团、校广播台的优秀学生。
    “很多人今天没有选择新闻事业,但都感谢4年新闻专业学习培养了自己广阔的视野、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对信息的敏感、对文字的精准把握。”黄伟说,“这就是平常心和进取心,毕业后不一定要做新闻,但要掌握这个专业给你的独特财富,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亏大了。”(记者团 刘海琴 杨洁)


 

【记者群像】

电视台:记录声像立体湖大

    自92年以来,湖大就有自己的电视台,但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参与度一直不太高。湖大电视台这个学生组织于去年正式成立,因为魏园等一群热爱电视的学子的加入而重新焕发了生机。
    作为一个新生组织,一切得从头开始。一块蓝色幕布,两盏三基色灯,一盏LED灯,一张办公桌代替主播台,由办公室改成的演播室就算搭建好了。“至今都还记得当时王文欢老师亲自挂蓝布,我们几个人一起打扫,一起收拾演播室的场景。”魏园说。同样是创立者之一的祁舟航表示很怀念大家一起工作的场景,这是大学里很珍贵的经历。今年湖大电视台招新,又有很多新人积极加入,现如今电视台已经是一个有91人的大组织。
    回忆起第一期节目的制作,魏园记忆犹新:“因为没有经验,当时台本,音响,摄像,后期剪辑都有问题。第一期录制了5遍才被审核通过,当时女主持王燕飞因为重复录制化了5次妆,皮肤都出现红疹。”
    电视台指导老师龚群说:“第一期节目反响不错,被师生称为湖大版‘新闻联播’。这群孩子对电视抱有很大的热情,经过锻炼进步也很大。他们经常会有些新想法,现在有三档新节目正在酝酿。”(记者团 何青昭)

广播台:每天一小时的相伴

    每天中午和晚上,总有一个声音在校园30多个位置同时响起,这是广播台每天一个小时与全校师生的如期相约。
    广播台每周推出的《新闻速递》《非评不可》《音乐嗨翻天》等十档节目凝聚着所有人的心血。“每次和组里人开会,时间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大家积极地讨论下期应该有哪些内容,如何让一档20分钟的栏目更加丰富有趣。”广播台播音部部长许祎说。两年来在广播台的成长让许祎对这个组织充满了感情。她的微博名“祎祎爱沙湖墨韵”,就源于她现在做的一档节目。
    广播台承办的蜻蜓FM“夏日练习声”大型文艺广播交流会是每年的品牌活动。节目有音乐剧、舞台剧、歌曲、配音节目等多个类型,每个部门负责不同类型的节目,从多次的彩排到最终现场表演需要广播台全体成员三个月的努力与协作。
    “播音部每天早晨六点半练声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天气渐渐冷了,起床真是太困难了。”部员李子茜说,“还好部里的成员都互相打电话叫起床早训。大家在一起总能克服很多困难。”(记者团 许思聪)
 

【记者问答】


    问:你是怎样提高自己写稿能力的?
    刘欢:我大二时被学通社推荐进记者团,法学专业的我刚开始完全是个“门外汉”。但是我当时向团友宣言“要做一名比新闻专业更专业的新闻人。”于是,我养成了多学、多问、多跑路的习惯。每写完稿件,我都会主动发给编辑老师,然后“蹭”到办公室询问修改意见。
    潘春杰:我和韩文莉是一个寝室的,我们从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合作写稿,到现在有30多篇了。合作写稿子的好处就是能相互修改。我擅长写较正式的新闻稿件,而韩文莉的文风比较活泼。我们两个人中和互补一下,稿子就比原先好得多了。

    问:为什么喜欢当记者?
    杨洁:以前从来没想过做记者,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是会计,结果被调剂到新闻专业,阴差阳错地接触到新闻,进了记者团做了校园记者,没想到还挺有意思。作为观众,可能参加完一个活动拍拍屁股就走了,但记者却要深入去了解背后的一些故事,因而知道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问:非新闻专业背景对你做记者有影响吗?
    刘欢:法学极其注重严谨,这对于新闻来说同样至关重要。比如我发送新闻邮件时有个“小怪癖”:上传稿件成功后,会不自主地点击文件预览,反复查看两三遍,确认无误后再次发送。
王玉嫣:我的化学专业虽然看起来和新闻不搭边,但是理科生认识问题的思维深度对做记者是有帮助的。
(记者团 罗璎璐 杨洁 王欣 李子茜 整理)


 

【师长寄语】


    我们纪念这个节日,其实是要我们不忘使命和责任。作为高校的学生,在政治上要立场坚定,理论上要充分准备,业务上要打牢基础,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在学校当好准记者,未来才能做好新闻工作。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廖声武

    认真读书,独立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充沛的激情和对俗世生活的热爱,不盲从、不跟风,同情生活在底层的民众,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
                                                      ——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杨翠芳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选择新闻专业,意味着崇尚这份责任与神圣,选择记者职业,意味着选择真诚、道义与良知,这份选择会让你的一生充实且有尊严!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路俊卫

    又到一年记者节,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收到在媒体工作的学生的短信。总是让人有无限感概,总是追忆起课堂上怀揣新闻理想无限青春的脸。作为一名教师在大学的课堂里,我们讲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倡导传播正能量;在校报上,可爱的你们用真诚的笔记录着发生在身边的有意义的人,有意义的事,并从这里走向了更广阔更辉煌的舞台,践行着一个新闻人的理想和责任,成为守护社会的明灯。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这更荣耀的。谢谢你们,亲爱的同学,节日快乐!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罗宜虹

    送给新闻人三句话:仁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兴趣广泛,一业为主;做有人文关怀的新闻,做新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留心。
                                                    ——退休教师、原湖南军区的军报记者 王修和

    希望校园记者们都能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新闻敏感。
                                                                  ——《武汉晚报》记者 李芳

    记者要做个杂家,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经历,这样不管到哪里去采访,都能够得心应手。只要脚上有泥巴,手中必有好故事。
                                                            ——武汉教育电视台记者 刘保哲

    一个合格的记者,就是用自己的勤奋、执着和真诚去记录百味人生。这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因为你在用自己笔书写和传播有意义的人和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郝日虹

    未来的大记者们,媒体业寒冬之后必然是百花怒放的春天,科技进步给媒体变革带来的巨大能量还远远未释放,这是你们的机会,好好研究传播工具,好好读书充电,来日大显身手,拥抱传媒新时代!
                                                ——人民网湖北频道编委、记者团2001级团友 洪兵

    在记者团,我不仅获得了成为一名记者的基本素养,还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情,在职业规划的迷茫期,也正因为校园记者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走新闻道路的信念,这里是新闻爱好者的乐园,更是新闻记者的人才储备库。
                                              ——新疆都市消费晨报记者、记者团2008级团友 何超

    在大学校园、记者团,我们耐心成长。学会去接受不能接受的现实,努力去改变可以改变的未来。
                                                  ——楚天都市报记者、记者团2008级团友 叶文波
                                                                  (记者团 陈伟 邹雅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