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造手机风靡亚非拉 打造年产值50亿完整产业链

07.03.2016  18:02

  襄阳日报讯(记者陈昌东 通讯员李经桥)3月5日,记者在位于高新区台子湾路的襄阳泰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采访时看到:尽管春寒料峭,但120名一线工人正紧张地生产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

  据介绍,泰凯电子曾是一家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科技企业,由于近年来沿海地区人工工资和土地厂房租赁成本上升,企业从深圳迁到襄阳,并于去年9月份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手机生产线,生产“ViKi”智能手机和“Msup”功能机,出口到南美、南亚和非洲市场。

  “从一开始,企业就为手机产业定下了面向中低端国际市场的目标。”襄阳泰凯电子董事长刘凯介绍,从2009年开始,由于手机日益普及,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2012年后,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曾经红极一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功能机逐渐没落,苹果、三星等智能机出尽风头,与华为、联想、酷派、小米、魅族和OPPO等国内品牌智能机展开了愈发惨烈的竞争。

  名不见经传的“襄阳造”手机,如何才能在强手林立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襄阳泰凯电子的“战术”,是先从南亚、南美和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入手——这些地方的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手机市场空间大而且竞争对手较少。从去年9月份正式生产智能机和功能机以来,该公司手机出货量超过240万部,平均每月生产40万部智能机和功能机,出口南美、南亚、非洲12个国家,创汇达200多万美元。而且该公司春节前就接到的订单已达600万部,生产任务已排到年底。襄阳泰凯电子的目标是,力争今年引进十多家手机配套企业,在襄阳打造年产值过50亿元的完整手机产业链,建成国际知名手机出口基地。

  高新区招商局一位负责人介绍:作为消费类电子类主打产品的手机产业是制造业的“金字塔塔尖”,既能拉动GDP、税收和就业,也能做到低污染,是内地招商引资的首选产业。高新区先从搭建平台入手,抓住沿海手机产业转移的机会,引进泰凯电子进来做手机产业,把基础打好后,再以商招商,吸引配套商进来,通过量变促进质变。2015年初,高新区与泰凯电子签订了入驻协议。仅仅两个月后,该公司就在高新区完成了工商注册、厂房建设等程序并顺利投产。高新区综合运用财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加强对企业的融资支持。

  刘凯告诉记者,手机是一种更新换代很快的产品,时间非常宝贵,高新区的高效服务让公司效益有了保障,“企业来了就不想走”。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