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

04.04.2018  09:56

自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挂牌以来,襄阳自贸片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方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及案例,引进落户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促进了经济绿色化增长、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改善营商环境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正式挂牌以来“一区一城三园”的格局初步形成,发展空间不断优化。襄阳自贸区产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汽车产业为龙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东风板块多家企业和来自美、英、法、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区发展,外资企业1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6家,高新技术企业175家,上市公司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总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5家,过50亿元的1家,过10亿元的46家。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等25张国牌。

2017年,全区GDP首次突破千亿级大关,实现1008.2亿元,同比增长8.1%;营业总收入跨过3000亿元台阶,达到3150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36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680.1亿元,增长17%。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和国家级高新区平均水平。在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跃升至第31名,在全国地级市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8名,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在全区响亮祭出“三全”工作模式大旗,即“全民自贸、全民招商、全民征迁”。通过“全民自贸”全面动员全区工作力量积极投身于自贸区工作,牢固树立“高新区就是自贸区,自贸区就是高新区”理念;通过“全民招商”做实高新区(自贸区)的产业和项目支撑;通过“全民征迁”为高新区(自贸区)腾出发展空间。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三个一”改革升级版。2017年行政审批局获得湖北改革奖,“三个一”改革模式等经验案例推荐到部、省。

建立了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编制和清理了高新区14个单位的权责清单,公布10类行政职权事项共计3151项。全面承接省政府下放的第一批6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率先在区行政审批局公布并执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自贸区版和全国版)。

加强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在工业项目“联审联批”、“承诺审批”以及“八个一”等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目前,正积极推进全省行政审批“一张网”在高新区落地,即将全面开通高新区(片区)内的省、市、区三级审批权限。积极对接市“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信息平台,力争在全市率先建设使用。

推进“受审分离”综合窗口改革。制定《“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实行以“跨行业、一窗式、分板块”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受理服务模式,设置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两类综合受理服务窗口。各综合窗口服务人员可受理向综合受理板块申请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受理后再分类进行审批。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企业“最多跑一趟”。

稳步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在“29证合一”的基础上,全面实行“47证合一、87证联办”。借鉴上海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制定《高新区(片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待省编办批复后全面推行。

建立“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查联管工作机制。出台了《自贸片区市场主体“双随机”跨部门联查工作实施方案》《自贸片区市场主体负面行为提示清单(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成立了由区工商分局牵头,市场监管局、质监分局、经济发展贸易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联查联管小组。截至目前,联查联管小组已对29家市场主体进行了联合检查。

加快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政策争取。区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目前主要依靠委托模式开展综合执法工作,尚不能完全满足改革实践需要。通过调研学习外地经验和市法制办、市编办的大力支持,省有关部门已口头表态支持进一步改革,相关请示已呈报市政府,待向省政府争取获得批复。

区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了自贸片区公安出入境接待大厅。整合公安、消防、外侨等多项公共服务事项,开辟了国际人才服务港专区,发出湖北自贸区直接制卡颁发的首张《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截至3月8日,在17个工作日内,共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280件。

不断创新业态模式提高产城融合度

2017年共引进40个项目入驻自贸区,总投资268亿元,其中,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共1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50亿元项目5个,5~10亿元项目6个;新增市场主体101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家,合同利用外资13142万美元。铁路物流园项目、金鹰轨道基地项目、汽车转向系统项目、试车场四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本土企业积极“走出去”,骆驼集团出资3000万欧元收购克罗地亚两家企业股份。2017年6月13日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实施“进口保税模式”“出口通关一体化模式”“即进即出模式”三大经营模式,截至今年3月8日,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报关共158单,75进83出,进出仓毛重1714.09吨,进出口监管货值16914.05万元,现有库存货值842.61万元。

金融服务供给范围不断扩大。已有市农行、建行、农商行、邮储行、招商行等金融机构在片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了高新科技企业财产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等科技保险;湖北骆驼融资租赁公司、襄阳国益融资租赁公司获批自贸区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其中骆驼融资租赁公司因享受自贸区政策免于申报而获得商业保理经营资质,实现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企业零的突破;总规模10亿元的湖北骆驼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成为首只在襄阳市注册成立的并购产业基金;湖北亚信通供应链管理公司获批为该市首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可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建立了“襄阳自贸区创新指数”体系,出台了《自贸片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知识产权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汉江创新创业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兴创业咖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襄阳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襄阳分中心、湖北“侨梦苑”襄阳园区及中国技术交易所襄阳工作中心落户,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发展转换。

谋划新产业方向。提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二产三产联动,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提高产城融合度。围绕《总体方案》确定的6大产业方向和改革需要,谋划了“8个现代服务业”“2个支撑业态”共10个鼓励发展方向,即现代物流业、进出口贸易业、信息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涉外服务业、涉企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

携手世界,勇立时代潮头
    图为: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的木制品专列抵Whtv.Com.Cn
周霁要求打造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4月20日,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商务厅
中小企业融资添新途 湖北自贸区商业保理8个月融资逾3亿元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添新途 湖北自贸区商业保理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