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竭力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工作

29.07.2014  10:37
 

  近年来,襄阳市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1-6月,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21件,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7400件,避免可能给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4500多万元,直接免收代理费近600万元,近2万困难群众从中受益。

  一是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做大法律援助工作。仅今年来,《襄阳日报》、《襄阳晚报》、《襄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及《汉江网》等当地主流媒体、网站先后10多次深度报道了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情况;抓好法律服务,做强法律援助工作。遍布全市城乡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和司法鉴定人员,将法律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实现宣传普及“零盲区”;应用载体活动,做优法律援助工作。通过“市民问政”、“领导在线访谈”、“点援制”、“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和知晓率。1至6月,全市仅在重点时段、重要节点共免费发放150000余份法律援助宣传手册(单)。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出台《律师执业管理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工作规程》、《公证员行业规范》、《司法鉴定人员“十不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考评体系》等法律从业人员8类16项制度,严格法律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从市直志愿报名的法律服务工作者中选择执业时间长、业务能力强、品行优良、热心法律援助公益事业的人员组建了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团,参与市政府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1次,为市委市政府提出法律建议36条;免费为中小企业进行“法律体检”126次,解决企业法律问题82起。

  三是开辟绿色通道。今年来,针对襄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法律诉求的特点,决定对4类特殊群体可申请免费获得法律援助,同时对经济困难标准和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进行调整,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将重度残疾人维权案件、农民工维权案件和可能被处以无期以上刑罚案件纳入援助范围,将司法鉴定、公证、仲裁调解案件和非诉讼代理列入案件类别,实现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无缝对接,确保了每名困难群众都能打得起官司。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21件。

  四是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法律服务举措,“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遇到烦心人,当事人既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信访法治化平台和周四社区律师有约平台当面咨询法律事项,又可以通过“12348”专线、“12345”法律服务热线、“市民问政”和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电话咨询法律内容;在重点时段和重要节假日法制宣传现场,享受法律服务“大餐”;通过开展“法律六进”23场次大型活动,在法律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之中培育市民法治精神。

  五是打造窗口精品。4月份,投入10多万元,改造升级市法律援助中心,扩大了办公和业务用房面积,设置接待室、咨询室(分为普通咨询室、私密咨询室)、法律查询室、案件审批室,安排LED电子显示屏,配置法律法规和办案律师信息电子查询终端机,为来访群众提供“一站式”和人性化的法律援助服务;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在县(市)区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基础上,在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市信访接待中心、工会、妇联、残联、部队、监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市区所有社区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积极打造“城区半小时、农村1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设立异地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设立“珠三角地区襄阳籍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组建了50名在珠三角执业且热心为襄阳籍务工人员服务的法律援助志愿者法律服务团队,并加强与深圳市、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六是他山之石攻玉。“走出去”学习借鉴经验,5月26-29日,组织相关人员对洛阳、宜昌、十堰、荆州四市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和经费保障情况进行学习考察,走开法律援工作路子。为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的快速发展,近日,市编办专门开展调研座谈工作,努力在政策范围内寻求解决法律援助工作中机构编制不足的问题。(襄阳市政府法制办供稿)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