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工商局非公党建工作成效明显

19.12.2014  04:01

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汉江中游,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也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兴城市。襄阳市工商局坚持把非公党建与工商工作同步谋划,协同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4年11月,帮助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个体工商户新建和恢复党组织1374家、发展党员和培育党员积极分子634名,分别比2012年增长11.8倍和3.95倍。该局被湖北省工商局授予“非公党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工作经验在全省工商系统推广。

   发挥优势   指导发展网络化

  目前,襄阳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多达120万人。工商部门如何发挥体制优势、职能优势和队伍优势?是新形势下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新课题。

襄阳市工商局突出“一岗双责”,在各级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依托基层工商网格化监管体系,全系统选派1103名工商党员干部,分别联系派驻到1374家非公经济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辖区网格非公党建工作。市个私协会和全市13个县(市、区)个私协会成立个私协党委或总支,在100个乡镇建立个私协党总支(支部),配备了216名专兼职党建工作人员,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非公党建指导网络。

  该市经开区工商分局实行领导包点共建制,分局领导对湖北和信永成投资集团对口联系,指导集团党委设立6个党支部,发展党员61名,投入80余万元建设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丰富了广大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由于党建工作突出,该集团党委被评为襄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建家安家   扩大组织覆盖面

襄阳市工商局依托经济户口,组织全系统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信息“拉网式”调查摸底,建立了工商所、县(市、区)局、市局三级贯通的非公党建信息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该局大力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在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个体工商户中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在今年的“非公党建集中推进月”活动中,寻找“隐形”“口袋”党员105人,帮助他们接转了组织关系。

南漳县城关工商所辖区有4家大型超市,有员工356名,其中“口袋”党员11名。刚开始,该所准备在每家超市建立一支党支部,经过考察发现有的超市办公环境有限,通过多方协调组织,在办公环境较好的家家乐超市组建了超市行业联合党支部,11名“口袋”党员终于找到了“新家”。

  襄阳市工商局制订非公企业党员发展规划,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符合发展条件的生产经营骨干、生产一线和青年优秀职工吸纳到党员队伍。目前,全市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34名,新发展预备党员30多名。

    创新载体  激发党建新活力

  “工商部门帮助我们建立了党支部,每年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既凝聚了党员和员工的向心力,又为企业增添了发展活力。”襄阳市伟丰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面对笔者,深有感触地说。

  在襄阳市工商局、个私协会的指导下,该公司成立了党委,又新建了4个党支部,以“为党旗增辉、为企业增效”为主题,先后在各支部组织思想、行动、能力、技术、效率“五个领先”创建活动,开展党员公开承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和“双找双培”“三学三比”等特色活动,激励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汉江潮涌,党旗辉耀。全市工商部门积极引导非公经济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创业绩,组织“让党徽在岗位闪光”“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引导党员员工立足岗位作奉献。截止11月底,襄阳市各类非公经济党组织协调劳资纠纷3489次,引导党员开展技术革新213项,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800余条,组织党员捐赠资金、物资1650万元,用于扶弱助困和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形成了党群共建、和谐发展、反哺社会的良好氛围,非公党建工作也涌现出“南漳利美”“奥星粮油”“三杰粮油”等一批靓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