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公开选聘“非遗”保护专家 每届聘期四年

01.06.2015  12:47

  楚天快报讯(记者陈洋波通讯员杨琼)为充实襄阳民间文化保护力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5月29日,市文新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面向全市,选聘襄阳“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今后,制定全市“非遗”保护规划、评审“非遗”项目,都将由这些“非遗”专家拿主意。

  据了解,面向全市聘请的“非遗”专家分10个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凡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工作的专家、学者,都可以自荐或推荐他人申报“非遗”专家。推荐或自荐者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批准后,将被正式受聘为“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每届聘期四年。

  今后,选聘的“非遗”保护专家,将为制定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政策提供科学咨询和建议;将有义务评审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单位和文化生态区推荐名单;将有义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和交流活动,培养学术新人。

  据介绍,目前,襄阳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5项,然而,现如今,其中许多项目失去了市场空间、表演场所,面临后继乏人、青黄不接、人走技绝的困境,面向社会选聘“非遗”保护专家,旨在挖掘、整理、保护更多“非遗”项目。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