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八旬离休老干部20年如一日坚持工作引称赞(图)

23.06.2014  16:55
图为采访后,胡老正在给准备赠送的书籍上签名 尚华珍 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3日电 (尚华珍 杨泽文 张晋)他八十多岁了,却还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离休20年,却依然坚持为企业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他就是湖北省襄阳市政协离休干部胡久明,认识他的人纷纷称赞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胡久明,1929年生于枣阳,1948年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3月从襄阳市八届政协主席岗位上离休,离休后,胡久明服从组织安排,投身襄阳大工程、大项目的建设,工作至今。

  20年的离休工作,被胡老梳理成六个方面:经济建设、历史文化工作、创办楚才高中、担任社团工作、接待人民来信来访、回报家乡等。胡老介绍,自己做的都是小事,不值得宣传,如果真要写的话,都可以写一本书了。

  1952年,胡老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履行宗旨,奋斗终身。”让胡老终身难忘的是年轻时的入党誓言,胡老说,虽然年龄退了,但是党员还没退,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奋斗终身。胡老不仅说到了,还做到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襄阳市最大的投资项目——襄阳火电厂。“一个大项目,最让头疼的不是工程建设,而是建设前期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问题协调。”胡老介绍,当时刚离休,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市里选为该项目的协调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

  在两期电厂中,胡老历经12年的艰苦岁月,带领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奋战在襄樊火电厂建设一线,从征地到“五通一平”,从工棚到厂房林立,数千个日日夜夜,经常见到他的身影,3000多亩土地、10余公里铁路专线、各条公路和厂区及生活区建设中,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据不完全统计,电厂一期工程建设6年,仅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就达600多次。专题协调会,解决的多是麻烦事,考验的是领导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任市政府工交科科长的王小平告诉记者,大家最佩服胡久明的是:办法真多。

  老百姓不配合,征迁推不动,胡久明调研以后提出解决办法:村民中的应届高中生,成绩达到标准的送到电力院校委培,优先到电厂工作;工程建设中,优先使用被征地户的临时工和运力;办煤灰综合利用企业,安排村民就业……问题迎刃而解。

  1998年12月26日,时任国家能源部部长的黄毅诚在参加襄阳火电厂一二号机组并网发电总结表彰会上,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襄阳火电厂在全国所有新建火电厂中,兴建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投资最省,效益最好,资金运用最好,科学管理最好,安全生产最好,创全国火电建设的一流水平,襄阳火电厂是全国第一!

  采访中,胡老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前不久,胡老出任汉文化研究会顾问职务,这是他兼任的第101个社团职务。在襄阳历届“四大家”领导中,胡久明是担任社会职务最多的。尽管已离休多年且年过八旬,他仍然经常忙得没有双休日。

  “我没有失落感,更不会得老年痴呆。”胡老告诉记者,他做顾问、名誉会长、名誉主席,不是只开开会,不是只“”不“”,而是既动口,又动手,尽其所能,办些实事。他的任职原则有三条:一是组织上任命职务的;二是群众推选的;三是他自己认为应该的。

  社团工作也是有声有色,如炎黄文化研究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很多都走在全省前列。离休以来,胡老担任襄阳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五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枣阳雕龙文化研讨会,经专家论证,枣阳的雕龙文化与北方仰韶文化和南方大溪文化基本相当;担任老区教育会会长十余年,撰写出版老区教育简历、20余部历史故事书,拍摄了12部电视片,创办了襄阳第一所民办高中等。

  该市老年书协副主席刘春生曾提出,自己都70多岁了,不想干了,胡老把眼睛一瞪说:“你有我年龄大?我没说不干,你就不能说不干。”胡老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没架子,威信高,魅力足。

  再有两个月,就是胡老85岁生日。“如果上级需要,自己身体允许,将会继续干下去。”胡老朴实的说,这也是自己人生当中第二个春天。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