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国际市场就是融入未来——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之四

22.10.2015  18:37

  外需低迷,湖北产品还要不要闯世界?

  世界经济复苏扑朔迷离,湖北企业还要不要走出去?

  直面经济下行压力,湖北前三季度出口、利用外资等开放型经济指标,逆势而进。“开放才有未来,融入国际市场就是融入未来。”专家评析。

  出口逆势增长,创新是湖北智造的未来

  走进仙桃瑞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泽伟正在给美国客户发邮件。几天后,一批刹车片将从这里运往大洋彼岸的美国,装在美国人的汽车上。

  今年5月,占地100亩的瑞阳公司扩建厂房150亩,新上10条生产线,依旧满负荷生产。前三季度,公司出口额超过2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

  撬开汽车强国市场谈何容易?瑞阳公司副总经理刘少华表示,经过多年技术创新,公司获得23项国家发明专利。

  小小刹车片漂洋过海,是我省出口产品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省商务厅外贸处表示,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湖北制造加速向湖北智造转型,为全省出口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数据显示,1月至9月,我省实现进出口1848.3亿元,其中,在全国出口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湖北出口增速为14.3%,达到1203亿元。全省共有10个市州出口增幅达两位数,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达30家,同比增加11家。

  把握机遇,利用外资中部第一

  前三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68.6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引进省外资金5993亿元,同比增长15.2%;来鄂投资境外世界500强新增6家,达165家,位居中部第一。

  外资何以青睐湖北?“首先是湖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省商务厅表示,资本逐利,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引导资金投向长江沿线省市,湖北在长江流域的地位显著,又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自然是资本重投之地。

  我省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先后推出了137项改革创新措施,赋予武汉、襄阳、宜昌等市省级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权限,全面实行境外投资“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松绑。

  “解决企业困难,也让外商吃了定心丸。”省商务厅介绍,该厅走访企业1000余家,协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860多个,包括企业用电、公交车通行、职工住宿等大小事宜。

  机遇、服务、环境,吸引着资本的脚步。今年以来,武汉、荆州、黄冈、宜昌等长江沿线城市,吸引合同外资均过亿美元,其中武汉市合同外资同比增长74.5%,宜昌、荆州合同外资成倍增长。

  从资本输出到技术输出,“一带一路”成走出去热点

  8月,阳光凯迪出资1.3亿美元,收购美国RES公司100%股权。作为我国生物质能源龙头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陈义龙表示,此次收购之后,公司获取了对方可再生能源相关技术,快速提升了公司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实力。

  省商务厅介绍,过去,我省企业走出去大多是设立销售公司或生产基地,凯迪此举,标志着我省企业境外投资逐步从贸易型公司向技术研发等高端领域转型。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省地方企业新设境外企业及机构8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突破24亿美元。截至目前,我省企业已在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机构)600多家,湖北资本遍及世界各地。

  欧美不景气,“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

  10月2日,武汉中欧班列(汉新欧)首次一天内发两趟国际班列,分别发往德国汉堡和白俄罗斯明斯克。恢复常态化运行一年多来,汉新欧双向往返班列已突破100整列,累计发运箱量逾万箱,其中回头货占40%。17日,武汉又开通了发往俄罗斯的公共班列。

  省商务厅介绍,前三季度,我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1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占了40%,同比增长82.3%。( 雷闯)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