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捕蚊钓翁在后 东湖边钓鱼人喜迎“摇蚊潮”

20.11.2015  11:48

摇蚊遍布湖面,引来鱼儿和钓鱼人。记者陈亮 摄

摇蚊落满了东湖界碑。记者陈亮 摄

  武汉晨报讯(记者戴旻阳)一年一度的“摇蚊潮”如约降临东湖。昨日,记者在东湖边看到,沿岸树枝、围栏上聚集着大规模蚊群。这些让路人不胜其扰的摇蚊,却因能吸引鱼儿靠岸,受到了东湖边大批垂钓者的“热烈欢迎”。

  近日,网友“德鑫大学”爆料称,东湖南路风光村上空、门窗通风口、阳台上、楼顶上有成千上万的蚊子!

  昨日下午,记者在东湖沿岸的凌波门附近看到,一块写有“东湖”的白色石碑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点。沿线的不少树干上,也聚集着大量长着长翅的蚊虫,它们大都很少移动。

  负责附近环卫的肖先生称,今年已经是他在东湖边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每年大约十一长假之后,东湖边就会出现大批的蚊子。一直到冬天气温降低,“虫潮”才会消失。“多的时候,五六百米的路面可以扫出一满簸箕蚊子。

  附近路人沿湖而行,不时挥手驱赶飞在半空中的蚊虫。

  “虫潮”旁,数十名垂钓者却冒雨在东湖放鹰台附近聚集。

  “蚊子出来了才是钓鱼的好时候”,垂钓者王先生称。他在东湖边垂钓近5年,每年11月左右,是钓鱼最好的时候。王先生解释,因为这段时间湖边蚊子很多,湖里的鱼儿纷纷游到岸边附近捕食,钓到鱼的概率大大增加。

  王先生称,平时在岸边蹲一天顶多钓到一斤多鱼,现在每天能钓近10斤鱼。

  武汉动物园高级工程师杜有顺表示,每年秋末冬初是摇蚊繁殖期,加上近日白天气温回暖,其生长发育速度大大加快,大量摇蚊便开始集中出现。除了气温之外,东湖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天敌鱼类的减少,都给摇蚊幼虫的栖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水体底部每平方米可栖息4万条摇蚊幼虫。

  (编辑: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