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版”虹桥交通枢纽引热议 机场叠加高铁安全压力大

17.04.2015  11:17

(长江日报 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刘进明 实习生李庆)经常往返武汉至上海的商务人士张先生称,不出机场就能转高铁的虹桥机场非常方便,而武汉三大火车站距离天河机场都不算近,不能很好地实现“货到武汉活”。昨日,《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5—2035)》邀请多位国内顶尖专家征集意见,武汉提出的“汉版”虹桥枢纽站方案引发热议。

上海南京专家称安全及换乘压力大

是否在天河机场建立“汉版”虹桥综合枢纽,引发了多位国内顶尖交通规划专家争论。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称,城市安全问题是一个大概念。虹桥枢纽集合了机场、高铁、地铁换乘功能,从枢纽形成的角度看非常好,但现在看来弊端也很多。以轨道交通举例。地铁的发车频率到底是2分钟还是2分半钟,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交通问题,更是安全问题,如果发车频率提高到2分钟,效率是提升了,但安全如何保障?武汉作为一个拥有1200万人口的大都市,按天河综合枢纽每天承载60万的人流量计算,安全压力已非常大。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院董事长杨涛也表示,把所有人出行引入机场的做法不大现实,虹桥并非一个完全成功的案例,世界城市中排名靠前的伦敦、巴黎、纽约、东京、芝加哥等都不是一个机场,伦敦在有5个大机场的情况下还在谋划一个大型国际机场,天河机场叠加高铁站点功能,会使机场本身的容量承受不起。

沿江、福银高铁布局是关键

专家们对武汉交通布局展开畅想时,网友们也表现出热烈期待。“黄陂热线”的网友直接提出,黄陂应争取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天河机场,把整个黄陂南部、东西湖、孝感南等地区打造成华中,甚至整个内陆的工业、外贸、物流中心。这一观点获得很多汉口居民的认同。

“虽然虹桥枢纽我也反对,但武汉在目前情况下形成空铁联运的枢纽非常必要,这将有利于武汉加强与长沙、南昌等周边城市的联系,扩大区域辐射范围”。在上海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杨东援看来,武汉建综合枢纽站很有阶段性必要。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称,两种方案中,早前本地专家更倾向第二种方案,即形成天河空铁联运枢纽,核心问题就是沿江、福银高铁的布局,以此充分发挥武汉高铁优势,有效扩大机场腹地范围。

背景>>>

两套方案备选

去年起我市启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多位专家认为两种方案最利于“汉版”虹桥综合枢纽的设立。

方案一:基本维持现有铁路总图,福银高铁经由武汉西站和光谷站,沿江高铁经过汉口站,同时沿武汉西站、天河机场、武汉站规划设置一条铁路客运环线,将城铁、高铁、城市轨道交通与天河机场高效衔接。

方案二:将规划的福银高铁、沿江高铁引入天河机场,设置天河综合交通枢纽,将武汉西站的功能调整为汉天、汉潜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并设置铁路客运外环将武汉西站、天河综合交通枢纽、武汉站等高效联系起来。

展望>>>

我市欲学习多国交通发展经验

支持新型出租方式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刘进明 实习生李庆)昨日,《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5—2035)》意见征集会上透露,骨架交通设施基本形成后,武汉将以“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公交优先”作为主要方向。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析,预计到2049年,我市日均出行总量将由目前的2825万人次增长至5105万人次,是现状的1.8倍,道路运行压力成倍增加。未来,我市将突出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小汽车等出行者公平的交通系统,鼓励市民选择多样化的出行方式;创新城市停车研究思路,学习借鉴日本的“自备车位”政策,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落实“汽车共享”理念,降低汽车使用频率,减少闲置车辆的资源浪费;支持网络应召等新型出租方式发展;促进电动汽车、天然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发展。

责编: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