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蕲春药材村的产业调整路:农村产业发展路径更关键

01.12.2014  14:06

  湖北日报讯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余立鹏 陈钰

  一次特别的“产业讨论会”,近日在蕲春县株林镇石板岩村委会悄然召开。

  县农业银行主动上门,送来40万元授信贷款额度。只要是村里种药材的农户,都可以贷款。

  12名党员、群众、村干代表合计决定:再次发动村民,让全村药材面积明年增一倍达到1600亩。

  银行和村民一致热捧药材,让村支书张继星很是感慨:3年时间,从冷眼旁观到全民种药,村里药材产业的曲折发展说明,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对了还不行,关键是路径也要对。

   尴尬起步:说得再好,也不顶用

  石板岩村地处蕲春县北部山区,人均一亩口粮田。村民们守着一亩三分地,谁都抱怨种田苦,可谁都难找到出路。

  2011年,看到周边乡镇不少村庄都在推广中药材种植,张继星也萌发了带领村民走产业转型道路的念头。

  通过对安徽亳州、金寨和本县几个乡镇考察学习,“金银花”这个药材品种,很快便被几名村干相中。

  在张继星等人眼里,毗邻的一个乡镇,金银花面积接近万亩,既有成熟技术,也有试验样板,借鉴推广这个品种,难度应该不大。

  谁曾想,村里召开若干次金银花种植技术推广会,响应的村民却寥寥无几。

  村民王卫彬说,农民很淳朴,也都很现实。很多人一辈子与稻谷打交道,尽管收益不高,但是风险不大。改种金银花看上去似乎效益可观,究竟赚不赚钱,还真说不准!

  万般无奈之下,张继星决定由村集体牵头种药,示范给群众看。

  村委会流转200亩旱地栽上金银花,动员5位村民承包管理,赚了归个人,赔了归集体。

  年终一算账,众人傻了眼。刨去土地流转金、种苗、化肥和人工成本,种金银花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倒贴了不少。

  2012年7月,三位承包人主动放弃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