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一农民改良沼气工艺获国家专利(图)

29.09.2015  13:31

图为:国家专利证书

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昨日,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无动力自搅拌破壳厌氧发酵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蕲春农民叶荣喜自豪万分。

叶荣喜,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用十年光阴潜心钻研沼气实用技术,组建成立荣欢农村清洁能源合作社,业务覆盖到安徽、江西等地,成为鄂东地区农村清洁能源示范推广的“领头羊”。

泥瓦匠”半路改行做沼气推广

在蕲春县彭思镇方港村,其貌不扬的叶荣喜酷爱沼气出了名。2005年,走南闯北从事建筑行业的叶荣喜结束在外漂泊的生活,攒着几万元本钱,回到老家饲养起生猪。

隔行如隔山。谁曾想,一年下来,他家猪场的20多头生猪却陆续因病死亡。“猪场离村垸较近,猪粪清理不干净,容易感染疾病!”叶荣喜四处求教,分析死猪的缘故。

当听说农村沼气技术能减少生猪死亡,还能改善环境的信息后,他眼前一亮。决定边养猪,边从事农村沼气推广,从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2006年,叶荣喜自费到华中农业大学报名参加实用技术短训班,跟班学习沼气建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农村推广新型实用技术,并非一帆风顺。为打动村民试用沼气,他在自家猪场边做出两口沼气池,十多天就产气点火。左邻右舍跑来看热闹,叶荣喜借机向村民承诺:“我给你们做沼气,不点火不收钱!

乡邻将信将疑。做了两三户的沼气池之后,果真产了气,效果还不错,叶荣喜的名气逐渐红遍四里八乡。

趁热打铁。当时,蕲春全县有15个沼气建设项目村,很多人对沼气并不了解的时候,叶荣喜自己租车请项目村的干部、群众到他家参观,现场讲解,当面培训,吸引了很多群众新奇的目光。

沼气建设过程中,建筑小工难找,沼气模具偏软,器具寿命较短等现实问题,时刻困绕着叶荣喜。凭着多年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他成立专班,从挖池、买沙、石、水泥到浇灌、粉刷、安装,分成几个专班轮作。请人研制小户型沼气池钢制模具,提高进度和质量。

2010年,叶荣喜发起组建荣欢农村能源专业合作社,获得湖北能源环保建设工程甲级资质。合作社发展沼气用户1万多户,成为名符其实的“沼气大王”。

笨办法”连续攻克沼气应用难关

村民眼中的叶荣喜“脑瓜子灵活”,还体现在他善于捕捉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且迅速转型推广。2009年,全省一次沼气技工培训会上,叶荣喜得知一个重要信息:随着养殖习惯的改变,农村家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会是未来趋势。

这意味着农村沼气格局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单家独户兴建沼气池的用户会逐步减少,而中小型沼气池会成为今后的主流。富有想象力的叶荣喜萌发了创新念头,开始尝试制作中型沼气工程钢制模具,迎接即将到来的市场之需。

没有任何参考,也没有成功先例。将传统单户型8个立方传统模具扩大到200个立方,涉及到绘图、测量、选材、焊接等多个环节。这对于只有初中学历,连容积都不知怎么计算的叶荣喜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他买回大量书籍,日夜苦钻,对照户用沼气8个立方的模具和资料、图片,将放大后的容积、直径、弧度、抗压力等各种指标弄得一清二楚,经过上百次的反复实验,耗费10多万元,成功制作出标准的200立方钢模具。

别人用砖模建设小型沼气工程,费时费力费资金,而他用模具现浇现灌,节省施工期一个半月,节省用工20多个,沼气池面积节省一半以上,模具成本也比外地节省2万多元,钢模具使用寿命超过外地十倍以上。2010年,中小型沼气工程在湖北开始大面积推广,一时间,鄂州、罗田、红安等周边县市的沼气钢制模具订单纷纷而至,叶荣喜制作的钢模成功抢占了市场先机。

随着农村小型沼气工程的陆续普及,叶荣喜发现,湖北推广的小型沼气池,其分体式结构存在一些实用性不足,尤其是后期的沼气渣不易清除,几年之后,一些沼气池会导致出气量明显降低,最终会因“休眠”而成为废池。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好动肯学的他又开始琢磨其中的道道,试图破解其中的奥秘。“每天早晚,我就坐在沼气池边,边看、边试、边琢磨! ”痴迷沼气应用技术的叶荣喜回忆说。

经过长期观察、揣摩,他发现,之所以沼气池产气量下降,沉淀大量沼渣,主要是原料物质分解不充分,而传统分体式沼气池无法实现人工搅拌的缘故。

叶荣喜在沼气池周围设计四根管子直通池底,利用水位平衡和活塞运动原理,靠内部水压解决池底沼渣搅拌问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衍林实地会诊这项技术之后,认为这种方法简便可行,又从专业技术角度,手把手指导他对一些细节进一步予以了新的创新。

根据业内专家介绍,“一体化自动回流搅拌池型和工艺”与“户用放大”、“隧道式”两种沼型相比更加实用,产气效率提高30%,实现10年不用人工除渣,沼气池使用寿命延长一倍以上。

沼气迷”探索清洁能源循环之路

沼气又干净又方便,一个月才十来块钱,好划算,我真要感谢小叶!”提及用上沼气后的变化,凤凰村七组60多岁的婆婆王雨银连声夸奖叶荣喜。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能有效解决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只要有空,他喜欢到附近的湾村转一转,逐家逐户去看沼气实际使用效果,听听用户的意见。

叶荣喜与合作社成员一起,对自家六栋猪舍进行立体化改造,建起五个200立方的沼气池,形成五级发酵阶梯格局,饲养场内年出栏生猪超过千头,几乎就没有猪粪臭味。

沼渣、沼气、沼液全部综合利用。沼气池改造运行以来,生猪养殖场内基本实现猪粪自动入池、发酵,五级发酵后的沼渣回收用于饲养生猪,沼液用于药材基地种植,沼气供应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100户居民日常使用。

为推广农村清洁能源,他率先在全省创办“荣欢农村能源专业合作社”网站,介绍农村能源普及知识、用法、用具、施工案例等常用知识。2014年8月,叶荣喜在自家的沼气池边安装上“超声波沼气流量计”,此举意味着,农业部和省市能源办能够远程监控荣欢能源合作社沼气池产气、使用等诸多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