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全覆盖释放结构性减税红利

21.03.2016  10:02

  舒圣祥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全面实施营改增的要求,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从今年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预计今年营改增将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3月19日新华网)

  自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启动试点算起,营改增的试点之路已经走过四年。根据“十二五”规划,营改增本应在2015年完成。然而自去年中旬起,就有媒体陆续报道营改增步调放缓。坊间猜测,一方面可能是受经济下行、财政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涉及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利益分享,因为营业税为地方主体税种,而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

  可喜的是,虽略有推迟,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很快打消了舆论的疑虑:两会刚结束,国务院就开始部署落实,足见改革的决心。这也意味着,营改增改革有望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收官,营业税或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所谓营改增,通俗讲,其实就是将“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等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允许进项抵扣,仅对增值部分纳税。营改增因此有利于减少重复征税,降低企业成本和税收成本,进而可望对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减少税收,促进生产,鼓励企业生产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通过供给侧改革给经济增加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营改增今年预计将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这意味着公共财政将面临更大赤字压力;而对企业而言,则是减轻负担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性红包。

  当然,有些企业可能难有进项抵扣,拿不到可供抵扣的增值税发票,比如交通运输业改革后就曾税负不降反升。既要保证营改增如期落地,又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其实是个不小的考验。为此,营改增设置了很多的优惠条款:购进机器设备可以抵扣,新增不动产也可抵扣,原有营业税优惠可以延续,对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政策……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阻力,让所有行业共享减税红利,这是营改增啃掉“硬骨头”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改革后的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享比例,恐怕同样需要调整,否则地方财政会面临压力,甚至转而成为改革阻力,让减税效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名不副实。可见,营改增既是一项税制改革,又会倒逼财政体制改革,同时更关乎增强经济活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下,营改增简单“”起来也许并不难,重要的是,要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真正把企业税负有效降下来,进而把税负减轻的减法,做成经济增长的加法。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