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韵清香话清廉

03.09.2014  18:53

    湖北法院网(通讯员:吴晓黎   编审:程勇)炎炎夏日,若能有幸赏得一池荷花,顿觉神清气爽,沁人心脾。荷花又名莲花、芙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一直称赞它的色泽清丽、香气淡雅、姿态优美、气质高洁,并将对它的喜爱,转化为一首首咏荷的诗作。宋代诗人范成大将荷花比作水中仙女,喻为“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也将荷花比作美丽纯洁的少女,形容为“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生动地描写出了荷花的卓越风姿和圣洁品格。

    荷花不仅形象轻盈灵秀,而且气质高雅,是花中君子。诗人们常常借它来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再加上青莲谐音清廉,因此荷花自古以来就是清廉的象征,  正如现代诗人高占祥的《咏荷七首》中关于荷花与清廉的描写:“一品青莲若为官,光风霁月伴清廉。世人都学莲花品,官自公允民自安”。因为爱廉,人们以荷花为主题而吟诗作画,表露着爱廉之人宁静致远的思想境界。 

    要做到清正廉洁,除了依靠“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更重要的是做好自我管理和品性修养,学习荷花圣洁的品格,如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所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只有内心经受住了诱惑,行动上才能不触碰高压线,不慕权势,不同流合污。只有洁身自好,才能永葆清白。

    环境如同一个大染缸,要做到廉洁自律、出淤泥而不染实属不易,自古以来那些匡扶正义、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的廉吏清官都面临着重重压力,他们能独守这份清廉,靠的是内心深处的坚定不移。面对染缸困境唯有百折不挠,如荷花般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才能永葆清廉常在。古代包拯、海瑞,现代焦裕禄、孔繁森等清官,他们如同莲子,清如水,苦涩中蕴含着淡淡的清香,为社会腐败病灶清热解毒。

    “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为官者只要心中有莲,学习莲花品性,行动自律,就能圣洁如莲、清廉常在。像夏日的荷花,无论多少淤泥缠绕、也无论染缸有多大,都会身处污泥未染泥,开出圣洁之花。尽管两袖清风,但清正廉洁者心中的景致永远是那般美妙: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落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电话:18062999802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