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山中数十载 荆门碉堡遗址见证日军侵华历史

16.04.2015  12:06
漳河新区漳河镇肖岗村3组岭子岗,曾是侵华日军驻军所在地。 侵华日军遗留的战壕。 碉堡的射击孔。

  漳河新区漳河镇肖岗村3组岭子岗,曾是侵华日军驻军所在地。

  昨日,记者从荆城驱车27公里,抵达肖岗村,经该村支部委员杨永梅指引,找到了位于漳河河汊边的岭子岗。

  岭子岗并不大,但丛林密集,杨永梅一路开道,很快便在岗上找到一处碉堡和纵横交错的战壕。

  眼前的碉堡完好无损,高约3米,碉堡直径2米多,建造碉堡所用材料为混凝土,非常坚固。碉堡四周除东面方向留有两个口子外,其他均密封,估计所留口子为机枪眼。

  与这一碉堡相连的是纵横交错的战壕,数十年的风雨洗刷,沟壑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战壕所挖的深度。

  肖永武今年73岁,是肖岗村3组人,住在碉堡所在的岭子岗附近,是村里对这个碉堡了解最多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它是侵华日军留下的,估计1940年左右建造。

  肖永武告诉记者,据他亡故亲人生前讲,抗战期间,肖岗村所在地为交通要道,日军侵占此地后,驻扎了一个旅团的兵力,他们选择岭子岗西边的一处名叫红布的地方驻扎,由于红布地势低,地势高的岭子岗便成了碉堡建造最有利处,站在岭子岗上四周一览无遗,红布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尽收眼底。日军在岭子岗修建了碉堡,当时建有大小两个碉堡,现存的是小碉堡,那个大碉堡距小碉堡不远。所修战壕更是纵横交错,且挖得都很深。当年,村里还有人被抓到这个驻地当苦力,均已离开人世。

  日军在此曾杀过不少人,还用机枪扫射过手无寸铁的 老百姓。

  解放后,由于缺钢筋,当地人毁掉岭子岗上的那个大碉堡,取走建造时所用的钢筋。

  杨永梅介绍,岭子岗碉堡引来了不少人参观,前不久,当地相关部门人员也到现场察看过,但由于缺少资金,这处遗留下来的数十年的碉堡无法得到很好保护。杨永梅希望企业人士投资,在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共同开发保护好这一遗址,以此教育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记者 王清华 文/图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