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尿毒症小伙养鱼治病 大旱时放干救命水保田

21.08.2014  10:31

 

 
  • 图为:父亲彭永雄给鸡喂食
  • 图为:母亲梁福秀在病房里照顾虚弱的彭云南
  •  

     

     

          望着300亩干裂的稻田,身患尿毒症的彭云南毅然选择放水抗旱,哪怕抽干了那口他养鱼赚钱赖以治病的堰塘,哪怕自己命在旦夕。

          彭云南出生于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一个清贫农家,7年前,还在读大三的他不幸诊断出患有尿毒症,巨额的医疗费用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困难时候,来自家乡各界的资助,让他得以透析治疗,村里还将一口堰塘免费承包给他养鱼,保证他有治病的收入来源。

          今年鄂北又大旱,村里300多亩稻田眼看要绝收。彭云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接到村里求援后,他二话没说把投放不久的鱼苗捞起,开闸放水。

          稻田的救命水来了,眼下丰收在望。彭云南的救命水却没了,10天前,他病情突然加重,被紧急送至武汉同济医院抢救。

          昨日,同济医院肾内科病房内,彭云南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回想起一个月前那次放水抗旱,他吃力地说,舍弃一两千斤鱼就能挽回乡亲们300亩稻田,值得。

     

          不幸患上尿毒症

          关爱给了寒门大学生希望

     

          “我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命运是残酷的。”回忆起这几年来的生活,彭云南淡然笑着说,“没生病前,我很喜欢设计,一心想大学毕业后当一名软件设计师。

          1986年,彭云南出生在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麻城村3组一个农村家庭,全家靠十几亩薄田,供他读书。

          2005年,彭云南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

          正当命运出现转机的时候,无情的病魔袭来。

          2007年11月,刚读大三的彭云南突然感到视力模糊,看不清黑板,很快就确诊患上了尿毒症。

          父母带他在武汉治疗了几个月,因为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只得选择回老家透析来延续生命。回到老家,他一度意志消沉,不愿出门,甚至想过自杀。可一想到父母为了自己上学辛苦赚钱,患病后社会各界对他的关心和鼓励,为了对得起家人,为了回报社会,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活下去。

          “真的多亏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更要感谢我父母和家人的不舍不弃。刚确诊时,学校、学院筹集善款帮助我,回到荆门后,市委市政府、掇刀政府也多次为我捐款,还帮我办了低保。一些善良的人还义卖书籍衣物等为我捐款,还有一些人专程到医院看望我,这一份份真情和爱让我重新燃起了活的希望。那时我才21岁,我盼望着自己能尽快好起来,去上学去回报社会……

     

          养殖自筹医疗费

          摸出门道有了稳定收入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彭云南的病情基本被控制住,但每周要去医院做2—3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7年下来,透析治疗,已经花去了40多万元。

          “医生说只有换肾才能救命,但我与家里所有人都没有配型成功,只能等待合适的肾源。现在就是尽可能多挣钱,因为每次去透析和买药,都要花好几百元,移植手术更是需要一大笔钱。”彭云南说,“我和家人都没有放弃,与其悲痛,还不如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