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排污口现场大排查启动

25.11.2019  10:22

环保人员在江边检测水质。

  483公里荆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荆州作为全省长江岸线最长的市州,在长江大保护格局中举足轻重。荆江排污口有多少?在哪里?是谁在排?排了什么?排了多少?

  11月1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动员会,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100多名从北京、安徽等地抽调来的环保人员,在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参加视频会议接受实训后,按每组2至3人分为37个陆地组、4个水上组、4个机动组,奔赴荆州8个县市区,计划用7天时间,排查长江荆州段所有排污口。

   APP导航“按图索骥

  11月19日下午,一批排查人员驱车荆江大堤,在盐卡港下游下车,徒步走向长江边。他们手机里安装有“入河排污口排查APP”,打开APP可以看到分布在长江岸边的疑似排污口、敏感点位、历史排污口等,并根据导航路线找到它们。

  疑似排污口在该APP上显示为灰色问号,其坐标无法修改;敏感点位显示为灰色感叹号,包括桥下、码头、趸船等,排查时除关注点位外,还要从多个方向关注隐蔽区域是否有排污口;历史排污口位置可能存在偏差,排查时要询问当地人员,根据排污口名称寻找具体方位。

  “在这里!”排查人员从10多米高堤岸小心翼翼走到江边沙地上,前方人员大喊。APP显示这里有排污口,排查人员过来一看,江边果然有一根水桶粗的黑色塑料管,一头埋在沙地里,另一头离江水还有几米远。不过,管道里并没有排放污水。

  环保人员用手机对着塑料管拍照,用水桶打来江水,准备做水质检测。他们随身携带“复杂水体快速检测箱”等设备,现场检测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酸碱值4项指标,并把数据、具体地点等信息实时上传到APP。

  “4项指标中,最慢一项8分钟出结果,做一次检测耗时约10分钟。我们将数据上传后就赶赴下一个排污口。数据若有超标,另有人员做进一步处理。”现场排查人员童明珠说,这是一次模拟训练,检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三级排查不漏一处排污口

  我省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今年6月启动,出动4架飞机和20架无人机,搭载高清航摄仪器航拍排查,并和卫星遥感技术配合,分辨疑似入河排污口,圆满完成全国排查面积最大、流域最长任务。

  据介绍,长江排污口情况复杂,此次“大体检”采取“三级排查”模式,天上地下结合,人和机器互补,尽量做到无遗漏。

  “一级排查”为技术排查。飞机上搭载精密航摄仪器,对排查地区全覆盖拍摄,找出肉眼可见的排污口。对于夜晚偷排或水体没有变色的排污口,动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设备排查。

  航拍影像资料上传到生态环境部,由专家分析研判,确定疑似排污口。为防止遗漏或错误,还要派人进行现场踏勘,这就是“二级排查”。对于暗管等疑难点,将由业内骨干和专家“三级排查”,包括对工业园区以及可能存在暗管的重点区域重点排查。

   构建排污口监管体系

  “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直接关系到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入河排污口排查与整治,事关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成效。”在11月19日的动员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说,排查范围确定为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省市。

  根据《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三级排查”,全面摸清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入河(湖)排污口底数,建立排污口名录,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河情况,基本查清污水来源,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

  根据相关行动计划方案,各相关城市政府是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责任主体,实行整治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住建、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长效机制,整合各部门掌握的入河排污口相关数据和信息,做到排查无盲区、整治无死角、问题全部按期清零。对履职不力、进展迟缓、弄虚作假等问题的,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问责。(李光正、杨红英、荆文静)

责任编辑:姚盼

绿意涌动荆江畔 荆州入列“国家森林城市”
  11月15日,荆州再添一张“国字号”金字招牌,人民政府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