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湖泊数减70% 如何筑守百湖城市“生命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百年来,荆州人民切身体会到水利之便和水患之灾。让荆州水患变水利,这一课题,早已上升成荆州重要的议事议程。荆州丰富的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城市旅游的靓丽名片。古代,荆州曾因水而兴,现在,荆州依然为因水而兴在努力。
大小湖泊被污染 洪湖、长湖70%湖面植被遭破坏
市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荆州湖泊存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荆州大小湖泊都不同程度存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湖泊水质普遍出现总氮(Nt)、总磷(Pt)超标问题,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加剧。
近几年,根据水质监测分析,长湖、洪湖两湖水体水质均不能完全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洪湖水质为Ⅲ至Ⅴ类,长湖水质为Ⅳ至Ⅴ类,严重影响了沿湖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其余大小湖泊都不同程度存在水污染问题。
湖泊水生态问题也急需解决,由于洪湖、长湖面积和调蓄容量减少,湖泊湿地生态功能萎缩,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微生物单一化,以蓝、绿藻类为主,水生昆虫、鱼类及软体动物的数量大大减少,水生禽鸟数量锐减,特别是天鹅、白琵鹭等基本绝迹。同时,围湖网箱养殖、人工投饵(肥),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底层植被死亡。加上人为捕草,湖面近70%的植被遭到破坏,水体自净能力几近丧失。
也许人们仍然记得,2013年年底,松滋洈水水库发生大面积水华事件,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户投肥耗氧,库区内宾馆和餐饮随意排污,以及小型造纸厂和上游客水形成的污水叠加,导致水库水质下降。
三线保护,期待鸟飞鱼跃
千湖之省里的大荆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拥有湖北第一大湖泊——洪湖,拥有全省第三大湖泊——长湖。省政府曾公布全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洪湖等308个湖泊列入第一批保护名单。武汉和荆州分别有80和65个湖泊入选。
荆州中心城区如何保护湖泊?荆州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程树兵说,城区有12条河流、26个湖泊,城区湖泊基本都建成公园,比如,荆沙河、护城河都实施清淤护岸、植被绿化,并畅通了城市“血脉”。同时,对内外荆襄河、西干渠、江津湖、张李家渊、范家渊等水系均绕水而建公园,水体保护更规范。
武汉与荆州同为百湖城市,荆州现拥有184个湖泊,武汉现有湖泊166个,其中武汉中心城区湖泊40个。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仅中心城区湖泊就多达127个。
程树兵介绍,目前,荆州水体划蓝线、绿线予以保护,但是在武汉还多一道灰线保护。2007年起,武汉市启动编制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划定水域“蓝线”,环湖绿化“绿线”,建筑控制“灰线”,对荆州所有湖泊,特别是长湖进行全方位保护。
2005年,保护洪湖计划全面启动。作为湖北第三大湖泊的长湖,将何去何从?
保护长湖不仅需要荆州人民努力,也是湖北的责任。市林业局党委书记杨少华建议,当前,急需理顺长湖管理体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围网养殖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0%要求,荆州要尽快启动拆除围网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无围网养殖;将长湖升级为省级保护区,由省政府整合荆州、荆门、潜江湖泊管理机构,在荆州设立统一管理跨界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确保长湖湿地生态环境和四湖流域水资源安全。
借长江水,实施河湖连通工程
根据荆州水利部门统计,全市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4条。长江横贯全市8个县市区,流程483.48公里,沮漳河流经荆州区45.55公里,荆南四河流经荆州、松滋、公安、石首四个县市区441.91公里,东荆河流经监利、洪湖两县市126.37公里。
全市有各类水域面积530.33万亩,其中可养殖水面187.83万亩。境内地表径流丰水年91.6亿立方米、枯水年4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7.54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丘陵区平均为12.84%,平原区为13.22%。
大江、大河、大湖、大历史是四湖地区独有的资源禀赋。市四湖工程管理局局长卢进步认为,去年9月,横跨四湖上区的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成通水,这一地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大有可为。
荆州要尽快推进水生态修复。对非法围垦面积逐步实施退田还湖,污染严重湖泊全面清淤,尽快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恢复保护。卢进步建议,荆州治理湖泊,要加快水工程建设。推进长湖、洪湖治理和闸站建设,抓好渠系整治,提高湖区防洪排涝抗灾能力;统筹水环境治理。完善集中和分散点源控制,加强工业废水监管,控制城市面源污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尽快实施四湖流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增加流域水资源的供给,提升水体环境承载能力。卢进步说,四湖流域水资源丰富,长江、汉水相互连通,江、河、湖、渠蓄泄相依,涵闸、泵站排引得当,水生态景观众多,水文化历史沉积厚重。需要深入发掘、精心打造、大力宣传、永久传承。(记者王子瑶)
(编辑:裴春梅)